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

ID:44611662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_第4页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作者:张亚明单位:太原市,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关键词】早产;相关因素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d)分娩者,其发生率为5%〜15%[1]。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故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早产的主耍相关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至12月我院共分娩2294例,其中早产患者434例,占我院分娩总数的18.9%o早产患者中初产妇315例,经产妇119例;孕28〜34+6周229例,35〜36+6周205例;产妇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

2、26岁。将早产分为28〜34+6周及35〜36+6周。1.2方法回顾性分析早产发生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1.3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早产各相关因素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中居前5位的分别是胎膜早破(52.8%),不明原因早产(14.7%),子痫前期(9.7%),前置胎盘(7.1%),多胎妊娠(4.6%)0胎膜早破所引起的早产远高于其他因素。见表1。表1434例早产原因(略)2.2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儿的影响不同孕龄早产母亲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2组差异均有统

3、计学意义(PV0.05)。藤2。表2不同孕龄早产对母儿的影响例(略)3讨论3.1系统产前检查对早产的影响产前检查是做好孕期保健的重要手段,有规律的系统检查可降低早产率,而缺乏产前检查或不当的产前检查可能会增加早产率[2]。有文献报道,经过对541例病例进行统计,发现早产组产前检查率为4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3%[3]。可见定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是做好孕期保健,降低或防止早产发生的重要措施。3.2胎膜早破与早产的关系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因素。本文结果显示胎膜早破占434例早产的52.8%,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胎膜早破可因感染、创伤、

4、多胎、胎位不止、羊水过多等多方面因素引起;本研究中胎膜早破合并臀位21例,合并双胎14例。前列腺素是哺乳动物分娩动因的介质,许多微生物可产生大量磷脂酶A2,它可诱发胎膜上的磷脂分解,使花生四烯酸增加,从而使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诱发宫缩,导致早产。另一方面,由于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基质蛋白酶大量释放,使维持胎膜完整性的胶原被分解,使胎膜的组织变脆,发生胎膜早破。也有文献报道,才周炎是导致早产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4],其机制可能是母亲口腔中的感染有可能表现出与细菌性阴道病相似的方式诱发母体胎儿系统的感染。由此可见,孕期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改善孕妇口腔卫生,积极规范地治疗妊娠期生殖

5、道感染,防治发生胎膜早破,降低早产的发生。1.3子痫前期本研究中由于重度子痫前期而终止妊娠者占434例早产的9.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如发病早、病情重,需及时终止妊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初产妇、孕妇年龄V18岁或>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等高危因素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1]。故加强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自觉进行产前检查,做好预防工作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3.4不明原因的早产本研究中14.7%早产无明确原

6、因。近年来人们发现母体的免疫机制是参与正常妊娠维持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期孕妇外周白细胞的总数显著增加,其屮性粒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均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及绝对值均显著减少[5]。成功的妊娠取决于母胎间双向免疫调动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产生早产等病理妊娠,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可能与细胞免疫的降调节减弱有关,故容易发生早产。3.5早产儿预后早产儿是否能够存活,以及存活后是否发生后遗症主要取决于出生时的孕周和体重。在一般的三级医院,只有孕周达到30〜32周,出生体重达到1000〜1500g时,新生儿的存活才比较有保证。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尽可

7、能的延长孕周,积极治疗以助于早产儿的存活。早产是围生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病因,其严重的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早产的病因目前普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我们更应早期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的干预与治疗,以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并改善预后的目的。【参考文献】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6.2DenisM.Theepidemiologyofpretermbirth.ClinObstetGynecol,1998,31:521524.3寥百花.541例自然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