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ID:44624613

大小:34.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4页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滑坡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摘要:滑坡是一种地质作用,是地貌演化的一种方式,滑坡作用的结果可能造成损失、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等。因此,滑坡也是一种灾害。本文结合河源蕉林坑滑坡,在分析库岸地质灾害灾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可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关键词:滑坡体;特征;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滑坡是岩土体自重、构造力、渗透力等综合结果,指位于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以及水等外力作用下沿某一结构软弱面发生位移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滑坡问题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属性。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滑坡及其灾害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

2、的滑坡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原因是在滑坡灾害高易发区所进行的切坡、加载、地下采矿、灌溉、水库工程建设等各种人类工程生活使得自然科坡的地质、地形和水文地质等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加速了处于平衡状态或准平衡状态的斜坡体向不稳定性方面发展,从而导致滑坡的产牛并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灾害。1工程概况蕉林坑滑坡位于东源县半江镇漳溪村委会蕉林坑口然村。地理坐标:东经114。31;30"北纬24。02z10"。此点交通不便,虽有便道与新丰县及新丰江水路相通,但路况差,雨季多断道。蕉林坑滑坡,为一复活的老滑坡。近十年来,由于降雨及小地震,时有活动,今年六月老滑坡中部又发生新的

3、滑动,形成了三级错台及近百米长的拉张裂缝,错台高分别为3-4ni、2ni及lm。裂缝带上的房屋均已塌毁和开裂变形,所幸无人员伤亡。受威胁人口118人,直接经济损失9.6万ylo2滑坡的形成条件分析2.1地质环境条件蕉林坑滑坡位于丘陵区冲沟旁侧、滑坡舌伸到沟底挤压小河绕曲,海拔114m-206mo滑坡区出露侏罗系下统(J1)的灰紫色、灰白色砂岩、粉砂岩及泥质页岩。风化残积层厚度5-10m,局部较厚可达5-20m。滑坡区断裂构造发育,大致有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前者多被后二者切断。北东向断裂,活动性较强,现代小地震时有发生,特别是新丰江蓄水之后诱发了频度和强度都较大地震活

4、动,本区地震基本强度为六度。滑坡区为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富水地区,坡体内潜水层发育,由人气降水及构造裂隙水补给,以下降泉及地下迳流的形式向冲沟底部排泄。2.2滑坡休的特征滑坡体是一倒挂的钟形,长250m,宽平均匀100m,厚度约为10-15m,总下滑土方量为375000m3,属中层的中型滑坡。主滑方向下220°-230°。后缘高30m,坡度600,已生长一些灌木及小树(果树),山坡坡度约为350,滑坡体上原有三级滑动平台,新发生了三级,共形成6级平台,其中:①②⑤⑥级较宽,属老滑坡错台,高度5-8m,③、④为新发生错台为3-4m及2m左右。侧缘新形成了深2-3m陷落,沿北东40-

5、500方向延伸,宽度4-5m,中间有羽状剪切节理,显示滑体沿侧缘相对向下部错动。蕉林坑滑体坡纵断图如图1所示。图1蕉林坑滑体坡纵断面示意图老滑坡后缘及第一错台,有蠕动变形,储水池外倾开裂,裂口l-2cm宽。滑坡体有主、次二级滑动面,在剪出口处形成滑带水剪出带,沿剪出带有喜水植物,水芋头呈线状生长。滑坡估计沿断裂面及外倾软弱夹层面发生,下部可见灰紫色全风化砂岩滑至黄色泥质页岩(全风化)之上,滑体由红粘土及全风化砂岩组成。3滑坡的诱发(作用)因素3.1自然因素对山区而言诱发滑坡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为降水。通过地质灾害再排查及现场调查确定,该区域发生的滑坡均有较为明显的滑移面,滑移面

6、作为隔水层使得地下水积聚,降水是地下水补给的重要來源。降水渗入坡体并在潜滑面积聚,软化了滑动面的岩土,增高了地下水位和滑动面岩土的孔隙水压力,减小其抗剪切强度和阻滑力;滑体饱水增大滑体自重和下滑力:已开裂的坡体裂缝中灌水后还可产生静水压力。3.2人为因素(1)坡角开挖在工程建设中,在斜坡上开挖形成边坡而引起古老滑坡复活或新生滑坡的现象比较常见。它主耍是削弱了坡脚的支撑力、改变了坡体的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的渗流场;对岩层顺层滑坡,开挖切断或削弱了岩层原有的支撑力;对古老滑坡,开挖主要是削弱了抗滑段的支撑力。因山区绝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可用于修建房屋及公路的平地很少,随着村村通公路等

7、基础建设项目的推进及新建住房等项目的建设,切坡建房、切坡修路及其他形式的山体开挖或回填施工等现象较为频繁,形成了大量人工边坡•且大部分人工边坡开挖后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到位。(2)破坏植被植被是山坡的保护层,其根系对表层土有加固作用,枝干和树叶减少降水的下渗,增加蒸发作用,减少坡体地下水量,对边坡的稳定是有利的。大量开挖破坏植被,不仅对环境保护不利,对边坡稳定也不利。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原生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树形高大,根系很深。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大片的原生植被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