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

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

ID:44625708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_第1页
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_第2页
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_第3页
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解应用题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解应用题的策略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解答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养成善于思考,认真分析,推理的好习惯。但是我国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不同程度上存在'繁、难、偏、旧'的状况”。应用题的教学更是小学数学重点与难点,许多学生因为解决不好应用题而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对数学课程目标的诠释。怎样在老教材上实施新课标,如何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解决数学应用题,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就应用

2、题教学策略浅谈个人的做法与见解。一、应用题生活化的理解:新课标强调:“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要成为学生生活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故我在设计选用题目吋,尽可能与生活紧密相连,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或是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我在教学应用题屮常见数量关系“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屮的“工作效率”时,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复习准备阶段,安排的是分小组1分钟计吋赛,四个组分别做口算题,剥瓜子、卷铅笔、写生字比赛,使学生明确“单位时间内剥瓜子的粒数、做口算题道数、卷铅笔支数,写生字的

3、个数,就是工作效率,在教学新课吋,老师又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妈妈1天织毛衣线的两数”“老师一小时批改作业本数,工人叔叔1小时加工多少零件”等等生活素材,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是指单位吋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二、引导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促使知识内化为发挥课堂讨论的认知功能,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创设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因而新知识生长点往往就成为首选的讨论题。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一课吋,学生在解答复习题“果园里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

4、。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的基础上,不难理解例6“果园里桃树和杏树一共有18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的数量关系:桃树的棵数+杏树的棵数=桃树和杏树一共的棵数。这道例题要求两个未知数,先设其中哪个量为X,这是与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未知数不同之处。教师抓住这个生长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怎么设未知数X?在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板书了两种设法,列出方程。一种设桃树有X棵,得方程X+3X=180;另一种设杏树有X棵,得方程X^3+X=180o再次组织讨论:哪个方程便于解答?得岀第

5、一种设法为好。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在解这类应用题时,设一倍数为X时,解方程较为简便,因此教科书上没有出现第二种方程。教师设计的讨论内容,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是教学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通过讨论,学生明理,把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内化为技能。二、在理解的疑难问题上促使思维发展数学的难点是纵横知识交错中的一个关节点。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论上的困难。所以教师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目标。如果在此同时,能组织课堂讨论,则可以帮助学生在认识上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从而发

6、展他们的思维。例如我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先用线段图出示“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两个己知条件,讣学生提出问题,引出例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利用线段图引导学生讨论: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怎么列式?甲学生说,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算式是(14—12)-12;乙学生说,把原计划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

7、的百分数,算式是14H-12—100%,丙学生补充说,还可以列式为144-12—lo将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呢?为了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的问题,防止负迁移,通过提一些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能不能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6.7%,为什么?要使学生弄清,由于题目问题变了,单位“1”就有了变化,列式也就不同了。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实际是先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列式就是(14—12)一14~14.3%或者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

8、12十14*85.7%,再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100%—85.7%=14.3%,这两种解法都是启发学生自己解出,算出得数以后,再与原题加以比较,以加深认识,通过学生的讨论,“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除数不一样?”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你一言我一语,看到题里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到了巩固练习时,学生能很快在地说出数量关系就不足为怪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