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ID:44628712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_第1页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_第2页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_第3页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摘要: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小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针对日前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提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看法,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轻松的音乐课堂,以达到培养小学生自身的艺术素质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目的。关键词:引导;参与;创作;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235-01一、音乐欣赏课的意义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塑造自身情感素质的一个重要坏节。就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状况来看,也明显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就整个小学音乐教师队伍而言,(尤其是农村地区)有两个明显的薄

2、弱点,培训不足和技能单一。其次,在对小学音乐欣赏课课时安排上也过于不足。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不足,就是老师教法过于单一,咅乐欣赏课并不只是简单的“听”,对于阅历并不丰富的小学生而肓,老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小学牛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的聆听咅乐,提高审美的能力。二、对小学生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教师积极引导欣赏课“听”固然重要,但是必须辅以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在施以学生充分的“民主”的同时,引导学生完成欣赏任务,达到用美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时,老师讲述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

3、故事,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伟人的祖国,诗经F1:“乐者,心Z动也。”学生在了解了作曲家的故事后,重新聆听《保卫黄河》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奔腾怒吼的黄河和勾勒出各自心中的英雄形象,既而从心灵里接受美的教育和美的熏陶。(-)学牛主动参与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为加深孩子的音乐印象,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音乐作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音乐课堂。1•跟着音乐律动表演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段里,大多都有爱动的特性,在音乐欣赏课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跟着音乐进行一些律动的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帮助学

4、生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例如,欣赏《幸福拍手歌》时,当唱到“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时,让学生跟着音乐做拍手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对比《摇篮曲》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两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力度与速度的魅力与风格。2•唱奏主题乐段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木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主题的欣赏和演唱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龟兔赛跑》通过熟悉龟兔赛跑的两段主题音调及老师语言的引导,让孩子跟着主题音乐演唱并想象,深刻理解《龟兔赛跑》的寓意。(三)鼓励学生创作由于低年龄儿童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

5、与活动积极性高,因而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介色进行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旋律,美的课堂。三、对音乐教师的几点要求1・备课要充分。音乐欣赏课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老师在讲授之前一定要做足课前准备,熟悉教学的曲目和教学的重难点,并对教学曲目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2•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对于不同的年级,欣赏的要求不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十分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什么样的曲H适合什么样年龄阶段的学生,老师在这一点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兴趣上,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如此,还耍掺入一些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稍

6、加一些音乐知识。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來活跃课堂,通过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体验美的音乐。4•教师既是教学的引导者又是参与者。老师应参与音乐之屮,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演奏,并通过肢体语言加以展示,老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一样,也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与学生打成一片,努力营造一个融洽欢斥的音乐课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鉴赏最根本的是教师耍精心设计,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途径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和意境,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7、。所以,我们要遵循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自主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课堂参与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感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既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索质。参考文献:[1]石猛•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J]•辽宁研究教育,2001,(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