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

ID:44639862

大小:427.09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24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_第1页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_第2页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_第3页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_第4页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199学号200702093硕士学位论文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肺热血瘀)临床研究学位申请人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专业名称培养方式申请学位类型论文提交日期郑英花李立新教授中医儿科学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2010年4月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学位论文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肺热血瘀)临床研究郑英花指导教师姓名:李立新教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中医儿科学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6月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6月提交确认:作者签名导师签名:长春中医药大学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成果归属权的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导师承担的国家立项资助的计划课题的一部分,系本人在导师指导和资助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归属权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和本人导师

3、所有。特此声明,本声明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长春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中文摘要1英文摘耍2英文缩略

4、语3文献综述1中医方面2西医方面3结语11实验研究121临床疗效研究122病案举例19讨论201祖国医学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认识202现代医学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认识213立法依据214治法及方药分析225疗效分析226疗效机理探讨23结语24致谢25参考文献26中文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与应用通窍鼻炎片的疗效比较,观察清肺散结汤在疗效方而的优越性,以便进行推广。方法:治疗组:给予清肺散结汤(夏枯草、山慈菇、苍耳子、辛夷、桑白皮、地骨皮、川茸、菊花、廿草)口服,每日3次口服,15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通窍鼻炎片(一

5、音利)10-15mg/kg.d,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1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通窍鼻炎片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清肺散结汤治疗小儿腺样休肥大引起的长期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和阳性体征方面,以及促进鼻咽侧位X线片理化检查的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为临床捉供的安全、方便、具冇综合药效的新型屮药制剂,丰富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内容,值得推广。关键词小儿腺样体肥大肺热血瘀清肺散结汤

6、临床研究ABSTRACTPurpose:byobservingQingfeiknotinadenoidsandapplicationstuffinessandrhinitiscomparison,observationQingfeiknotsoupintermsofefficacy,theadvantagesforpromotion.Method:thetreatmentgroup:giveQingfeiknotsouporal,3timesperday,15-dayoraladministrationtoacourseoftreatme

7、nt.Controlgroup:givestuffinessandrhinitis(atoneLee)10-15mg/kg/d,each2tablets,threetimesperday,15-dayoraladministrationtoacourseoftreatment.Results:Qingfeiknotinadenoidtotaleffective30cases(93.33%),treatwithacontrolgroupof30casesofinfantileadenoid(totaleffectivefor76.67%),

8、thestatisticalanalysis,bothhave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atQingfeiknotinadenoidcausedby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