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

ID:44644801

大小:55.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_第1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_第2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_第3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_第4页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摘要:从流行病学、治疗、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方面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介绍。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5-0014-02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较急,具有传播途径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可引起猪黄疸、高热、全身发红和贫血,有传染性,危害性较大。此病四季发病,高峰期为夏秋季节,可导致大面积流行,呈地方性或散发性特点,病猪生产性能大大降低,可引起死亡,影响养殖效益,需重视诊断和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为热性急性传染病,血液附红细胞体在红细胞表面寄生,引起皮肤发红、发热、呼吸困难、贫血及黄

2、疸等,并能通过间接接触、直接接触、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等方式传播。现阶段,此病发生率很高,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较大,引得重视。1流行特点此病常见于猪,可四季发病,但发病高峰期为夏秋季,原因在于夏秋季节蚊虫滋生,气候潮湿。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均可患病,母猪感染较严重,长势好架子猪和仔猪死亡率高。传播途径多为媒介昆虫、血源性、垂直性及接触性传播,隐性感染猪及患病猪为重要传染源,主要途径为媒介昆虫口]。接触传播是长期或短期接触病原体发生的传播,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公猪可通过交配横向传播。血源性传播是交叉使用被附红细胞体污染的针头、注射器时发生的感染。垂直传播是指母猪通过胎盘垂

3、直传染给仔猪。昆虫媒介传播途径,已知的有吸血昆虫和扁虱、刺蝇、蚊、婢等,小型啮齿运动也是该病的传播媒介。2临床症状此病潜伏期7d,病猪年龄不同,则症状不同。母猪生产性能大大下降;仔猪体质变差,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贫血及肠道感染等;育肥猪日增重下降,引起溶血性急性贫血;多数病猪眼结膜苍白黄染,耳背呈青紫色,皮肤发红,被毛无光泽,排尿浅红色,并伴腹泻;猪只之间明显啃咬,舔舐断尾处血液。(1)哺乳仔猪。多发7〜10日龄,发病5d内出现明显症状,皮肤潮红,停止或减少哺乳,没有精神,体温升高,且眼结膜皮肤黄染或者苍白,四肢发抖、抽搐,贫血,伴腹泻,粪便呈黄色或深黄色,黏稠,腥臭。死亡率较高

4、,约20%〜90%,多呈急性死亡。死亡前四肢划地或抽搐,少数角弓反张。(2)育肥猪。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病程1~3d;慢性型有黄疸和贫血症状,大便干燥,为栗状,带鲜红色或黑褐色血,尿液黄色,出栏时间延迟;亚急性型体温高,39-42°C,皮肤红紫,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咳嗽,有拉稀或便秘染。急性感染厌食,持续高热,产仔后产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只衰弱,岀现屡配不孕或不发情,黄疸,黏膜苍白。剖检后,尸僵明显,大部分死猪全身皮肤苍白和黄染,血液为淡红色,稀薄,凝固不全,且有紫色出血斑和出血点,大小不一。腹下、四肢末梢和耳尖有紫红色斑块,面积较大。部分猪全身

5、皮肤呈紫红色,且皮下有大面积的出血或淤血,脂肪黄染[2];淋巴结肿大,且切面外翻,有液体渗出。猪肝肿大,质硬脆,呈黄棕色或土黄色,表面坏死灶,为灰白色;心外膜、肾脏、心脏冠状沟、肠道和膀胱黏膜有点状出血,且心包积液较多,呈淡红色。脾肿大,有结节,边缘较不整齐,粟粒大小,丘疹样。腹腔腹水,为淡黄色,且胃内有血水及凝血块,胃底出血,胃黏膜脱落。猪脑充血,有轻微水肿及出血现象,脑室脑积液增多。3诊断症状,眼结膜发炎。(3)母猪。分急性感染和慢性感依照临床症状初步诊断,结合其他诊断方法,确诊。(1)Wright染色。红细胞被染为紫红色或紫色,红色身体染为蓝紫色或深蓝色,附红细胞体折射较

6、强。部分红血细胞形状改变,为不规则形或椭形,锯齿状或星光状,边缘不整。(2)镜检。在显微镜下,红血细胞的边缘较不规则,为不规则形,齿轮形状或锤形,折射大小不一,附红体形状呈椭圆形或圆形[3]。(3)动物接种试验。在急性期,取静脉血5mL,加热40.5°C,静脉注射,观察30d。第4天,可见试验猪的体温明显升高,40.5°C;第6天,体温41.5°Co接种后,试验猪食欲不振,嗜睡,可视黏膜苍白;7d后轻度黏膜黄染。显微镜检查可见血浆附红细胞体和附红细胞或变形红细胞。4防控措施4/治疗措施(1)抑制或杀灭附红细胞体。肌肉注射长效土霉素,一日1次,连用3〜4d,也可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

7、强力霉素,一日1次,连用3~4d。对全群,使用四环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等,拌料饲喂,共7-10d,控制病情。此外,也可选择血虫净,给予肌肉注射或深静脉注射,用量5~10mg/kg,—H1次;或选用阿散酸,第一周用量180g/t料,而后用量90g/t料,共3周,拌料。(2)对症处理。如病猪体温高于40.5°C,且2~3d未退,应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等药物,选择中小剂量,一日1次,共2~3d。如病猪体温正常,不食,应给予其维生素B和维生素C肌注,电解多维加入饮水,必要时给予安维糖静注。安维糖有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