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

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

ID:44661425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_第1页
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_第2页
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课程论文:中庚“治未病“浅谈发表吋间:2013-6-520:40:08课程论文:中医''治未病''浅谈题目中医“治未病"浅谈姓名孙达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号09300720166课程名称屮医文化课程编号MED119003.01中医“治未病"浅谈目录摘要关键字1“治未病"的概念1.1“治未病”说法的由来1.2“治未病”的三个重要思想2“治未病”的内容2」“治未病”的目的2.1.1调和致平2.1.2畅通调达2.2如何做到“治未病”2.2.1养生Z道2.2.2养心之道3个人浅谈——“未病'‘是

2、不是病3」现代疾病特点3.2对于“治未病”的质疑3.3屮医“治未病”与西医的区别3.4“治未病”在于“防"3.5“治未病”与亚健康引用及参考书目摘要: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已由“以治病为目的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二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随着更学目的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以及发展作简单介绍,并对这一思想提出一些作者个人看法。关键字:治未病屮医治疗预防养生1“治未病'啲概念1.1“治未病”说法的由来中

3、医预防学有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中医预防的思想源于实践,奠基于《内经》、《难经》,自《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以来,经过历代医家的弘扬光大,中医预防学的理论日臻完善,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思想的主要载体,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摄生''以治“未病''与酋方预防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西方的防病Z说,往往从微观看问题,较为消极,强调病原体的作用,主张生硬的外部防御,讲究卫生,如绝对的无菌、消毒等。而中医“摄生"之道,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而且注意“未病''状态的体质辨识

4、,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防措施更为积极。笔者认为,明“摄生",治“未病”,要把握摄生两大法则,即和平和通达。2.1.1调和致平和平,即调和致平。和平法则,强调阴阳学说对摄生实践的指导意义,主张摄生方法和摄生过程中的阴阳调和,以达到形体协调平衡而“治未病''的目的。《黄帝内经》认识到人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阴阳为依托,而体内之阴阳又必须与外界阴阳的变化相适应,生命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要保全生命,保养形体,必须做到阴阳平衡,人体内外协调统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阴气自半"、“阳气FI衰”,人体内阴阳逐渐失去平衡,人也就逐渐衰

5、老。而摄生的一个重要法则就是调和阴阳以阻止衰老,保持健康。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告诫摄生者,要“各自珍重,以保天和调和阴阳应该是“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以保天和''、“以平为期''正是中医摄生所要追求的境界。摄生和平法则的具体要求有动静兼养、脏腑协调、药饵调理和劳逸适度等。2.1.2畅通调达通达,即畅通条达,包括血脉畅通、气机条达、经络疏和、关窍通利等。中医学的整体理论认为人不仅自身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体的脏腑、筋骨、肌肉、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而且人还与外

6、界息息相关,既与天地自然相通相应,又同社会现实相融相感。所以,一个健康强壮的躯体必须处在一种和畅流转的系统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应该处在一种交流沟通的环境中。可以说,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各种功能活动的畅通条达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旋律。从实践“治未病''思想的角度看,中庚摄生也始终贯穿着通达法则。中医学认为人体具备像经络等复杂而精巧的通道系统,通过各种通道,吸收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使气、血、精、津、液等出入升降,濡润宣达,流通一身。金代张从正主张摄生“惟以血气流通为贵”,推崇“君子贵流不贵滞覚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津液布扬

7、,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活动有序的状态。摄生通达法则的具体要求有六腑以通为补、行“舞”以宣导精气、动摇以流通血脉、调息以畅达气机等。2.2如何做到“治未病"2.2.1养生之道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吋、因地、因人而异。有专家指出,健康的八大要素为“营养”、“锻炼”、“喝水”、“阳光”、“节欲"、“空气”、咻息”、“信念”。现在人们所提倡的“大健康”就是指要全社会人

8、群达到健、寿、智、乐、美、德的“六字人生最佳境界"。人们除了要遵循四季规律外,还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即生活调摄。中医养生家对起居、饮食有原则性的要求,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雹除注意有节制、有规律外,还有一些取其宜、抑其弊的具体内容。2.2.2养心Z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