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ID:44663132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1页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2页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3页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4页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论文学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是新闻事实的“衣裳”,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是事实和语言的结合体,如果光有鲜活的事实,没有精美的语言来表达,那无疑就逊色不少,也影响了事实本身的吸引力,所以优秀的新闻作品,读起来应铿锵悦耳,富于音乐感,给人以流畅协调的韵味,而文学语言是一种很优美的语言,能让读者陶醉,能在字里行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能用激烈的情感和情绪力量去激发读者的情感。现在,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报纸读者对新闻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些干巴枯燥的陈述,因此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文学语

2、言是增强新闻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这就耍求新闻工作者耍善于汲取中国历代文学精华,培养深厚的文学素养,合理地运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表现新闻事实。法国杰出诗人瓦莱利说:“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区别,就好比跳舞和走路的区别,一个是审美的,一个是实用的。”文学的审美性能帮助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需求,对受众产生一种吸引力、亲和力,并且能够提高新闻作品的地位,增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效果。生动的文学语言使新闻作品醇香弥久。有人把新闻说成是“昙花一现”,缺少生命力,因为新闻的优势在于“快速反应”,新闻的新鲜性随时间的推移很快就凋谢了,而文学的艺术性则是悠远流长,因为

3、文学的优势在于“耐人寻味”,要改变人们这种把新闻说成是“易碎品”的看法,就耍借助文学语言的张力来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命力,提升新闻作品的美学内涵,使其像陈年老酿,久置而醇香,这样新闻作品会更具可读性、趣味性、哲理性,更具文化品位。首先,新闻耍在强调真实的基础上,更耍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语言的致命伤是干燥、晦涩、无趣”(林永年《新闻报道形式大全》),而文学语言的本质是塑造形彖的语言、传达感情的语言、审美独创的语言,因而它的特点是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可以扩大新闻的表现功能

4、。毛泽东从理论上一再批评那些不生动的语言,他的新闻作品Z所以成为典范,语言的通俗与生动形象融为-体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大家都熟悉“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句歌词,现实生活中,有些歌星、影星、笑星出场漫天要价,报酬多得没谱,实在有伤人格、艺德,《光明H报》1993年4月15H载苏醒的《慢点往“钱”走》一文指出,在有人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吋,我想说:妹妹你慢点往“钱”走。这里把“前”杲化为“钱”,形象地对“星”们的拜金主义倾向进行了善意的揶揄。其实,历史上就有好的新闻作品被人们长期流传下來,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好

5、榜样一一焦裕禄》,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因其语言的生动和富有感情,感动了一代乂一代人。其次,因为当今世界信息“爆炸”,而且万事纷繁复杂,人们对新闻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仅满足于新闻短、快、多这样初步的起码的知晓功能,还要求新闻作品形象牛:动、引人入腔,产生共鸣。特别是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的普及与发展,向报纸文字新闻提出了挑战,要求报纸文字新闻向深度和形象化方面发展,否则,就不足以与电视、广播等展开竞争,而文学语言对新闻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有其特别的优势,尤其用來表现重大新闻事件或复杂的新闻故事,

6、能增强作品的厚度和力度。如新闻特写《永恒的瞬间一一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开头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庄严的意境:“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丿匸严的…刻,走向永恒的瞬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何尝不让中华儿女们魂萦梦牵?又何尝不让亿万读者念念不忘?诗化的文学语言激活了新闻作品的灵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则是文学艺术的极致。诗歌与其他文体比较起來,要求更高度凝练精粹,更高度概括。在新闻写作中,巧妙地借用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Z奇效,我们所说的点睛Z笔,实际上在新闻作品中,可以是一句传神的语言&

7、#65380;—个精辟的论点、一种闪光的思想、—则生动的事例、一桩令人难忘的细节,或者身临其境的几句描述,如果点得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中国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应用就是很好的证明。《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16H1版刊登一则反映重庆市部分教育部门乱收费问题的消息,其标题为《开学时节费纷纷,学生家长欲断魂》,标题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稍加改动,不但吸引了读者,而且生动地表现出乱收费以及乱收费的严重影响。当然,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