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ID:44678910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_第1页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_第2页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_第3页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_第4页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屮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排除因脑血管病、颅内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76例丿制围性面瘫中,对照组37例予西医及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対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冇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冇统计学意义(x2二5.291,P<0.05)o无论是风寒型还是风热型,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

2、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牵正散[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5-0095-02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周围神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经络”、“类中风”等范畴,多由于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屮经络,气血痹阻、筋肉纵缓不收所致[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2]。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2月〜2012

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周I韦I性面瘫患者76例,病程2d〜2年不等。76例周围性面瘫屮,治疗组39例予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7例予中西药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病毒呼、地塞米松、维牛素B1、维牛素B12、甲钻胺等西药治疗,同时予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白附子、僵蚕、全蝎各10go风寒型加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桂枝6go风热型加柴胡10g,葛根10go气滞血淤型加当归10g,丹参10g,川茸10g,红花10g

4、o痰瘀阻络型加胆南星10g,竹沥10go气血亏虚型加黄茂15g,熟地15go肝阳上亢型加夏枯草10g,石决明15g,勾藤10g[4]o用法:将药用水浸泡30min后,用文火煎10min,滤出后,再加水煎一遍,两次煎液混合后分早晩两次饭后服JUo10剂为一疗程。治疗组同时联合针灸治疗。针灸以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急性期,从起病至1周以内宜轻刺、浅刺,治以疏风通络为主;取穴:阳白、四白、迎香、地仓、合谷,神灯照射30min。恢复期(发病第8天〜2个月),针刺穴位可稍深,针感亦可适当增强,以透刺为主,治宜平补平泻;治以养血活血通络为主,取穴:地仓透颊

5、车、阳白透鱼腰、四自、足三里、翳风、下关,后两穴宜深刺、直刺,进针得气后再加以捻转,针感以局部酸胀为度;辨证属于风寒证的加风池,辨证属于风热证的加大椎。每天1次,7d—疗程,休息2d,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共3个疗程。1.3疗效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即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口眼歪斜症状消失,眼脸闭合良好;显效:面肌功能基本恢复,口眼歪斜基本消失,但患者尚有轻度麻木感,或说笑时略有口歪;好转:面肌功能部分恢复,口眼歪斜症状减轻,其他症状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3]o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6、率的比较釆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302.2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3讨论周闱性面瘫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突然、急骤,多呈单侧麻痹,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周围性面瘫多由病毒感染、血管病变、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神经失养,面神经管缺血水肿、受压,继而神经变性所致[4]。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以抗病毒、营养神经、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相互促进,才能提高疗效。中药牵正散作为内服用药,方中白附子祛风、化痰、通络;僵蚕、全蝎熄风、化痰、镇

7、静;天麻、钩藤、石决明以平熄肝风。地黄、当归、川茸、赤芍养血行血,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茯苓、白术健脾祛湿;重用黄罠以益气扶正。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以镇静安神等。木研究中治疗组同时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早期应配伍远端的合谷穴减轻缺血及组织水肿,增强祛风除邪的作用。中后期应配伍远端的足三里穴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下关、翳风两穴靠近乳突部,翳风穴深部又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穿出之处,针灸此两穴能迅速消除茎乳突管内急性非化脓性炎性水肿,减低神经损害,提高祛风止痛之功[5-7]o本组根据患者发病时期,采用分期论治的针灸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8、针刺以上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