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

ID:44687235

大小:28.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4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说课稿素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并序》说课稿说教材1、课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琵琶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感受与共鸣(唐宋诗)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鉴赏的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景,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要注意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诗文,并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琵琶行》一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描摹音乐。同时,也通过音乐向我们演绎了

2、一段高山流水般的知音故事。因此,音乐语言的鉴赏、白居易与琵琶女的同感沦落成了教学的重点。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欣赏品味作者通过比喻描摹出的优美、精彩、形象的音乐语言。(2)、了解诗歌中环境渲染、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借助诵读与音乐,感受诗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2)、领悟诗中的情感与意境,把握人物形象和诗歌的社会意义。3、教学重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给

3、学生传授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对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主要是对音乐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的描摹技巧。(高中以来,用文字来细致具体的描写音乐的文章学生接触甚少,学习这种技巧是重点。)(2)、在疏通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4、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音乐是付诸于感官的,学生还能感知,但听者、演奏者的心理是很难摹写的。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

4、一体是文章的难点。)说学情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下)的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在加上这篇诗文较通俗易懂,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可以在课前或早自习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在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基础上,老师要适当而又适时地引导、点播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说教学法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转化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一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

5、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域——迁移提高”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说教学过程本课文共2个课时,是在早自习课文诵读及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里,我主要讲的是第二个课时,第一课时已完成了琵琶女与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内涵的重点讲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发现教学法”,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这节课我主要用了这个方法,此外还有自主讨论法。(一)课堂导入(课前,播放琵琶音乐,让学生进入情境)经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

6、们都知道正是因为白居易与琵琶女的的类似遭遇,才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美谈。白居易时任东宫的赞善大夫,是侍从太子的一个闲职,当然,也没有实权。可正在当时,当朝的宰相被盗杀了,白居易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于是上谏缉拿凶手。没想到,他的建议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落得个越职言事的罪名,因此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前,没有讲过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了诗中诗人的压抑与苦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段经历,诗人才与琵琶女产生了共鸣。(回忆并导入新课)问题设置: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诗人与琵琶女是通过什么媒介产生共鸣的呢?诗中

7、共写了琵琶女几个回合的弹奏?在诵读及第一堂课的学习之后,同学很容易得到答案: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青衫湿。(二)分析音乐第一次演凑(略),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题:1、这一次的演凑诗人是如何描绘的呢?2、这句诗诗人是采用了什么变现手法?在熟悉课文之后,学生很容易找出“主人在马客在船”。如果第二个答案不能直接得出,我会这样引导“诗人是通过听者的反应来写的,这是直接的正面描写还是?第二次的演凑,这是这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让学生找出这次琵琶演凑的诗句。(可让学生站起来说之后,再全班齐读,感受诗句的形象优美,也为进一步的讲解打

8、下基础)接下来,具体讲解诗句。我把这一段的音乐分成多个曲目,注意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圈点批注关键字词把握音乐的感情基调,联系琵琶女的身世,体会琵琶女的情感,概括曲目。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