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材复习材料

板带材复习材料

ID:44717571

大小:55.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5

板带材复习材料_第1页
板带材复习材料_第2页
板带材复习材料_第3页
板带材复习材料_第4页
板带材复习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带材复习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扎制过程:扎滚与扎件相互作用时,扎件被摩搽力拉入旋转的轧辊间,受到压缩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平扎:轧辊辊身为均匀的圆柱体;平辊扎制是生产板带才的主要加工方法简单扎制过程具备的条件:1、两个轧辊都为主传动辊,辊径相同、辊速相等且轧辊为刚性2、扎件除受轧辊作用外不受其他作用3、扎件的性能均匀4、扎件的变形和金属质点的流动沿断面的高度和宽度是均匀的绝对压下量():扎前厚度H与扎后厚度h的差值相对压下量():绝对压下量与扎前厚度的比值道次:扎制是扎件从进入轧辊至离开轧辊,承受一次压缩塑性变形道次加工率():某一道次扎制前后扎件的厚度变化计算值绝对宽展

2、量(简称宽展):扎后宽度与扎前宽度的差值延伸系数():扎后长度与扎前长度的比值或是扎前断面面积与扎后断面面积之比扎制变性区:扎制时金属在轧辊间产生塑性变形的区域扎制变形区包括几何变形区和非接触变形区接触角():扎件与轧辊的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实际情况下接触角大于咬入角)接触角等于绝对压下量与轧辊半径的比值的1/2次方几何变形区长度():接触弧的水平投影长度几何变形区长度等于绝对压下量与轧辊半径的乘积的1/2次方扎件的扎制过程:开始咬入、拽入、稳定扎制和扎制终了四个阶段稳定扎制是扎制过程的主要阶段咬入条件:当咬入角()小于摩擦角()时能够

3、自然咬入当咬入角等于摩擦角时为咬入的临界条件,把此时的咬入角称为最大咬入角当扎制合力向扎制方向倾斜时说明可以被咬入;合力方向与扎制线垂直说明处于咬入临界状态;合力方向逆向轧制方向阻止扎件咬入。稳定扎制条件:当咬入角等于两倍的摩擦角时为扎制的临界条件;咬入角小于摩擦角的两倍时为稳定扎制条件。当咬入角小于摩擦角时能够实现顺利咬入和顺利扎制;当咬入角大于摩擦角又小于两倍的摩擦角时能够顺利扎制但要实行强迫咬入;当咬入角大于两倍的摩擦角时即使强迫咬入也不能进行扎制。结论:1、开始咬入时所需要的条件最高即摩擦系数大2、扎件拽入的过程比开始咬入的过程要

4、容易3、稳定扎制的条件比咬入条件容易4、咬入一经实现,当其他条件不便时,扎件就能自然向辊间填充直至达到稳定扎制改善咬入的措施:1、减小咬入角a、扎件前端做成锥形或圆弧形b、采用大辊径轧辊c、减小道次压下量d、给扎件施与扎制方向的水平力a、咬入时辊缝调大既较小道次压下量1、增加摩擦系数a、在轧机轧辊上打沙或粗磨b、低速咬入、高速扎制、低速抛出。c、咬入时不加或少加润滑剂或喷洒涩性油剂d、热扎时温度要适宜(高温氧化皮会有润滑作用)e、增大扎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变性特点:中性角:前滑区所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1、金属质点向入口处流动形成后滑区,向出

5、口处流动形成前滑区。2、扎制是一个连续扎制的动态过程,由于轧辊的旋转运动,金属由入口处不断进入塑性变形区,由扎前高度变为扎后高度的变化,并不断从出口处流出,同时向入口处流动容易,向出口处流动难,中性面偏向出口侧。3、在高向上承受压应力大于在纵向上承受的压应力大于在横向上承受的压应力,同时由于工具在扎制方向上是圆弧面,沿宽度方向上为平面工具而变形区长度一般小于扎件宽度,所以金属高向受到压缩时,必然是延伸方向流动多、横向流动少。运动学特点:1、后滑区的金属相对轧辊表面力图向后滑动,即速度落后于轧辊,并在入口处的速度最小。2、前滑区金属相对轧辊

6、表面力图向前滑动,即速度超前于轧辊,并在出口处速度最大。3、中性面与轧辊表面无相对运动,扎件与轧辊的水平速度相等。力学条件:1、前滑区和后滑区的摩擦力均指向中性面2、前滑区的摩擦力阻碍扎件进入辊缝和继续扎制3、后滑区的摩擦力为拉入扎件进行稳定扎制4、在无外力作用下,作用在扎件上的力其水平分量之和为灵稳定扎制的动态过程:1、如果有后张力,前滑区将部分变为后滑区,后滑区增大,扎件的水平拉入力增大2、当咬入角小于摩擦角时,随着咬入角的增大中性角增大,当咬入角大于摩擦角时随咬入角的增大中性角减小,当咬入角等于摩擦角时,中性角最大可以达到1/4咬入

7、角3、主动力和阻力的差值称为剩余摩擦力,剩余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了前滑区的大小。即随压下量的增大,接触角和中性角增大即前滑区增大4、当压下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再增大压下量使得接触角大于摩擦角,此时中性面反而向出口处移动5、当压下量继续增大,使得接触角等于两倍的摩擦角时,此时中性角等于零,中性面在两轧辊中心连线上,轧制过程完全丧失稳定性,轧辊与扎件间出现打滑。简单扎制过程的基本特点:1、高向受压缩的金属,其延伸总是大于宽展,后滑区大于前滑区同时后滑区的压下量也大于前滑区的压下量2、变形区内金属与轧辊表面存在相对运动3、扎件与轧辊之间的摩擦力,在后

8、滑区为扎制过程的主动力,在前滑区为稳定扎制的阻力轧制时技术的流动与变形影响金属流动与变形的因素:1、外摩擦的影响2、轧辊形状与尺寸的影响扎制时,轧辊是圆柱形,在横向上是平板工具,在纵向上相当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