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

ID:4472570

大小:4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1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4页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水市秦州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总结今年以来,秦州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1313”工程和市委、市政府“136”工程总体部署,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全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建设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创新氛围浓厚的特色文化大区奠定了基础。一、总体思路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积极承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任务,突出“羲皇故里”、“秦州古韵”、“陇上江南”三大品牌,以始祖文化为核心,打造全球华人寻

2、根祭祖圣地;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依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打造西北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实施“12105”工程,重点打造一个示范区(南山片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两个园区(中华始祖文化园、玉泉观道教文化园),抓好10大重点项目(佳·-11-水岸小镇、秦州印象、藉河湿地生态公园、平南孙集生态文化旅游小镇、秀金山山体公园景观、天水文化博览城、娘娘坝庙川自然生态旅游项目、李子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太阳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实施“五大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文化传承保护工程、文化产业提升工程

3、、文艺精品打造工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为建设全市乃至陇东南改革发展的“带头区”、“核心区”提供文化条件。二、主要举措(一)健全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健全秦州区文化发展协调推进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全区文化发展工作协调推进工作组织架构,按照各文化产业发展相关部门法定职责,调整优化了成员单位分工,细化了各成员单位重点工作任务。适时组织召开全区文化发展协调推进小组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科学编制详规,统筹设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布局、产业、板块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了《秦州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5年)》和《南山片

4、区旅游概念性详细规划初稿》,《秦州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存量,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休闲等重点产业。策划一批文化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文化项目。重点建设佳·水岸小镇、秦州印象(原秦州文化园)、平南镇孙集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11-藉河生态公园、南山片区旅游文化项目、金龙山文化旅游等11个项目,规划总投资6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逾12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4.5亿元。(三)狠抓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今年上半年,利用深圳文博会、伏羲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

5、会,积极推介文化项目,实质签约项目8个,分别是:陇东南天水茶城、南山民俗文化古镇、南山奇特欢乐园、南山滑雪场、闫家河花鸟综合市场、清寨谷观光农业生态园、金龙山文化旅游园、秦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签约合同金额27.37亿元。2015年以前签约项目中,佳·水岸小镇进展顺利,上半年已完成投资3亿元,累计实现投资8.3亿元;秦州印象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0.4亿元,累计实现投资1.45亿元;颖博文化产业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天水文化博览城项目已进入土地挂牌出让程序。三、工作进展(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维修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科学实施、严格管理、合理利用,

6、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南郭寺文物保护修缮方案》的编制工作,玉泉观保护维修项目的7个重点文物保护子项目已列入国家文物局项目库,已完成33座古建筑2200平方米的维修保护并通过了国家、省、市的验收,完成胡氏民居北宅子主体维修工程和古建筑地下通道工程;完成贾家公馆一期主体维修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完成-11-二期工程方案编制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秦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开工建设陇南书院文物修缮工程。加大非遗申报立项力度,申报天水丝毯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拓展项目名录。截止目前,全区有非遗保护项目91项,其中国

7、家级2项,省级13项。有代表性传承人430多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0人。(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配合市上实施明清古民居文化保护园区项目。该项目将对枣园巷、大小巷道、三新巷、育生巷、澄源巷、自由路等7个街区的古民居进行保护性开发,涉及院落约111座(其中:建造于明清年代的挂牌保护院落14座),住户520户1500余人,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3亿元。(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工程。积极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和文化产业发展改革专项资助资金项目,通过政策指导、项目争取、金融支持、以奖代补、评比创优、宣传推广等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