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ID:44821066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30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_第1页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_第2页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_第3页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_第4页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结构设计中,为了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把控,其中“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是框架部分抗震设计应遵守的重要原则。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由于自身特性,它的抗地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故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期望当大震作用时框架能够按如下方式发生破坏:1)梁先于柱破坏。梁的破坏是构件破坏,属于局部性的破坏,而竖向构件的破坏会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造成结构倒塌,故柱比梁重要,最先保证柱的安全;2)保证构件的抗剪能力应好于抗弯能力。“剪切破坏”是一种脆性破坏,没有预兆,瞬时发生;“弯曲破坏

2、”是延性破坏,是有所预兆的,工程中我们需要避免发生剪切破坏,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3)节点的承载力应高于连接的构件,如果节点发生破坏则意味着与之连接的梁柱均失效。然而,现实中的效果并非如预期设想。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害现场调查发现:柱剪切破坏严重,梁柱节点区破坏严重;框架柱上下端出现塑性铰,我们几乎没有看到设计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出现,典型震害现场如下图: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很多,例如设计计算的缺陷、抗震构造的不合理和理论研究的滞后等,本文将结合规范,分析其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并详细介绍如何体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设计。规范规定1强柱弱梁的相关规定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2.2条: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当反弯点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同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6.2.1、6.2.2、10.2.11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11.4.1条。为避免出

4、现框架结构柱下端过早屈服,影响整个结构的抗倒塌能力,需对结构底层乘以弯矩增大系数,即《抗震规范》6.2.3条:一、二、三、四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5、1.3和1.2.底层柱纵向钢筋应按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由上文可知,规范提出的方法是:1)柱端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法,将梁、柱之间的承载力不等式转为梁、柱的地震组合内力设计值的关系式,并使不同抗震等级的柱端弯矩设计值有不同程度的差异;2)针对一级框架采用考虑梁端实配钢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抗震受弯承载力确定柱端弯矩设计值方法,考虑楼板钢筋可提高“强柱弱梁”程度。2强剪弱弯的

5、相关规定《抗震规范》第6.2.5条一、二、三、四级的框架柱和框支柱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抗震规范》第6.2.4条一、二、三级的框架梁和抗震墙的连梁,其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调整: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梁、连梁可不按上式调整,但应符合下式要求:同理《高规》6.2.5条、7.2.21条,《混凝土规范》11.4.3条。规范考虑“强剪弱弯”设计如“强柱弱梁”设计,不同抗震等级的梁、柱采用不同剪力增大系数,同样考虑材料实际强度和钢筋实际面积两个因素的影响。3强节点弱构件的相关规定《高规》6.2.7

6、条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应进行抗震验算;四级框架节点可不进行抗震验算。各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均应符合构造措施的要求。目前《混凝土规范》11.6小节,《抗规》附录D均提供具体的节点核心区验算方法。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设计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现行规范对强柱弱梁设计的规定,是基于纵筋实配不超过计算配筋10%的前提给出的。但鉴于地震影响的复杂性,难以精确考虑,10%的钢配超筋也并非代表工程设计中的实际情况,因此“即使按强柱弱梁设计的框架,在强震作用下,柱端仍有可能出现塑性铰”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以便有的放矢的控制强柱弱梁设计

7、:1梁端钢筋超配和钢筋实际强度超强1)根据上文式(1)可知,梁端负弯矩越大,则对框架柱的要求越高,适当降低梁端负弯矩,有利于强柱弱梁的实现;2)在我们的设计中下筋是正弯矩受拉筋和负弯矩受压筋,最终面积包络取二者较大值,当梁底配筋由梁跨中正弯矩控制时,会导致梁端下部钢筋过多,造成梁端正弯矩超配;3)实际工程设计中,实配钢筋通常会大于计算钢筋,如果大于10%超配系数的前提,则更不利于推迟柱端塑性铰;4)一些国家的设计规范对预期塑性铰部位的钢筋材性指标有更为严格的规定,我国暂时还没有具体规定,但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