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科普知识

中药科普知识

ID:44874002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1

中药科普知识_第1页
中药科普知识_第2页
中药科普知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科普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科普知识 “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翁维良日前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有害反应。他提醒公众,应谨慎使用中药制品。  翁维良指出,因不合理使用中药制品而引起的有害反应,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十六种情况: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  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辩证用药不当可能引起有害反应,如给肝阳上亢病人服用细辛、肉桂等,等于火上加油;  中药来源品种不当可能引起有害反应,如桑寄生本无毒,但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桑寄

2、生就会含有相应的有毒成分;  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会引起有害反应,如经过炮制后的法半夏没有什么毒性,但生半夏却是有毒的;  中药煎煮不当也会引起有害反应,一般认为煎煮时间不足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误服误用中药十分危险,如把香加皮当作五加皮使用,就会发生洋地黄样中毒;  受到污染或变质的中药,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用药途径不当,如作为肌肉注射用的中药注射液被用于静脉注射,就很容易发生有害反应;  用药时间过长也不好,如黄花夹竹桃含有强心苷,长期使用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反应;  有些中药相互间可产生化学反应,如果配伍不当将引起有害反应,如藜芦就不宜与人参等补益类药同时使用;  中西药

3、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山楂、五味子、乌梅等与磺胺同时使用就会引起血尿;  年龄、性别与体质差异也会引起有害反应,如妇女哺乳期就对许多药物反应敏感;  中药注射剂质量不好,当中含有有害物质、杂质、植物蛋白等,可以引起有害反应;  外用制剂辅料,如白酒、酒精、醋等使用不当也会引起有害反应;  此外,中药假冒伪劣品种可直接导致有害反应。慢性支气管炎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人,所以又有“老慢支”之称。据资料统计,我国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高达15%左右。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史,喘息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气肿及肺心病体征,两肺常可闻及水泡音。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

4、天气转暖后则逐渐缓解,与过敏无关。在治疗上以抗感染为主,炎症消除后,喘息则自然缓解。中医治疗慢支疗法很独特,对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缓解期需要分别进行辨证论治,对证下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引发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机体机能减退,抵抗力差,对外界刺激及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明显下降,加上长期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或者微生物反复感染,严重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慢性肺心病。只有正确认识,积极作好治疗和预防的准备,才能减轻慢支患者在秋冬寒冷季节发病的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防止疾病进展。中医辩治  慢支归属中医“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

5、:“金不及……其发咳喘,其脏肺……其病喘。”指出了咳喘之疾,其病在肺,而肺之虚实皆可导致咳喘。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专篇论述指出“病疾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并创制了苓桂术甘汤、肾气丸、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防治等方面也有较详细的阐述,并有所发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防治慢支的临床经验。  现代中医对慢支防治的临床研究,早在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看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全面开展了应用中草药、针灸疗法防治本病的工作,同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药理研究,并召开了全国性学术会议,促进了研究工作的发展。80年代对慢支的研

6、究虽然没有像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那样有大量报道,但研究更为深入扎实,辨证分型渐趋规范,处方用药日臻成熟。临床观察中除内服中药外,还对针灸、敷贴等作了大量观察,并提出了各种冬病夏治方法。实验研究除了继续进行药理研究外,还涉及更多的方面。如肺气肿与肺血流图的关系,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能改善肺的微循环,增加肺血流量的作用。又如对慢支虚证者的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测定,观察到气虚和阳虚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在临床疗效上,据对几千例慢支资料分析、比较、有效率从70%上升至90%以上,显效率从20%上升至50%以上,表明中医药治疗本并的疗效是肯定的。  总之,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

7、确实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慢支的预防还缺乏有效的方药,临床治愈率有待再进一步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