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

ID:44900035

大小:1.3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02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_第1页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_第2页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_第3页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_第4页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_第5页
资源描述:

《落球法测定液体地粘滞系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档目录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2实验原理2实验装置4实验内容5实验数据及处理5观察与思考12实验总结13文档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实验目的1、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2、进一步熟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实验仪器FD—VM—II型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激光光电传感器计时)、甘油、游标卡尺、温度计、小刚球、小磁钢、螺旋测微器、液体密度计。实验原理各种实际流体在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内部各层速度是不同的,于是作相对运动的各层流体间存在着粘滞性摩擦阻力,简称内摩擦力。牛顿给出了表征内摩擦力f的定律:,即f的大小正比于流层移动的速度梯度和流层间的接触面积,比例系数叫做粘滞系数,它是表征流体相

2、邻流层内摩擦力大小的一个物理量。它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其大小与速度梯度及接触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η称为粘度,它是表征液体粘滞性强弱的重要参数,液体的粘滞性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现代医学发现,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粘度的变化有关,血液粘度的增大会使流入人体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减少,血液流速减缓,使人体处于供血和供氧不足的状态,这可能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许多身体不适症状。因此,测量血粘度的大小是检查人体血液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又如,石油在封闭管道中长距离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粘滞性密切相关,因而在设计管道前,必须测量被输石油的粘度。文档测量液体粘度有多种方法,本实验所采用的落球法是一种绝

3、对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如果一小球在粘滞液体中铅直下落,由于附着于球面的液层与周围其他液层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因此小球受到粘滞阻力,它的大小与小球下落的速度有关。当小球作匀速运动时,测出小球下落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物体的粘滞系数值因温度不同而变化很大,因而没有注明温度的任何流体的粘滞系数值是毫无意义的。半径为r的光滑球,以速度v在均匀的无限宽广的液体中下落时,若速度不大,球的半径也很小,在液体中不产生涡流时,斯托克斯指出,小球在液体中受到阻力为:,必须指出,这阻力并非是球和液体之间的阻力,而是球面上附着一层液体和不随球运动的液体之间的阻力,亦即流体的内摩擦力或粘滞阻力,方向与小球运

4、动方向相反。设小球的密度为,体积为V,则小球在密度为的液体中下落时,除受到粘滞性阻力作用外,还受到重力和浮力,起初,由于小球下落速度较小,粘滞阻力f也较小,随着小球速度的增加,f也增加,当小球到达某个收尾速度时,它将作等速直线运动,即作用在小球上的三个力平衡:……………………………………………………(1)小球的直径用d表示,体积。若实验测得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某段距离及相应的下落时间t,则得:…………………………………………………(2)斯托克斯定律要求小球是在无限宽广的液体中下落,但实际容器的直径和深度总是有限的,所以所得小球的速度比在无限宽广中要小,故实测的速度要乘以一个修正因子,才能得

5、到粘滞系数的正确值。对于圆柱形管,修正因子为,其中D为管子的内直径。于是,落球法求液体粘滞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文档……………………………………………………(3)由修正因子可见,对于同样大小的小球,园管的直径D越大,修正因子越小;对同一圆管,小球直径越大,修正因子越大。所以实验要求:①小球直径很小②实验中必须尽量做到小球沿圆管的中央轴线下落,减少和消除管壁效应不均匀性对结果的影响。实验装置落球法粘滞系数测定仪、小钢球、甘油、米尺、千分尺、游标卡尺、液体密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激光光电计时仪、温度计等。文档实验内容1、调整粘滞系数测定仪及实验准备①调整底盘水平,在仪器横梁中间部位放重锤部件,调节底

6、盘旋钮,使重锤对准底盘的中心圆点。②将实验架上的上、下两个激光器接通电源,可看见其发出红光。调节上、下两个激光器,使其红色激光束平行地对准锤线。①收回重锤部件,将盛有被测液体的量筒放置到实验架底盘中央,并在实验中保持位置不变。②在实验架上放上铜球导管,将小球放入铜质球导管,看其是否能阻挡光线,若不能,则适当调整激光器位置。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在全部小球下落完后,再测量一次液体的温度,取平均值作为实际液体温度。3、用电子计时仪器测量小球的匀速运动速度①测量上、下二个激光束之间的距离。②用电子计时仪器测量小球通过两个激光束的时间。实验数据及处理分析天平测小球质量数据如下:第一组:文档砝码

7、位置砝码质量(mg)停点分度值及称衡结果右盘0=S===+S()===左盘0====+S()===左盘=10.65=10.7167=9.6667右盘=10.1833=9.8333=10.1第二组:砝码位置砝码质量(mg)停点分度值及称衡结果右盘0S==文档=+S()35=左盘0===+S()=35右盘===左盘=10.96667=10.31033=10.69137M第三组:砝码位置砝码质量(mg)停点分度值及称衡结果右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