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

《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

ID:44943147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5

《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_第1页
《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_第2页
《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下)思考与练习(一)(1、2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0分)1.《孟子》属于A经典。A.儒家B.法家C.道家D.其他2.“明足以差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出自D。A.《冯谖客孟尝君》B.《原君》C.《兼爱》D.《齐桓晋文之事》3.“四书是”A。A.《孟子》、《论语》、《大学》、《中庸》B.《墨子》、《论语》、《大学》、《中庸》C.《论语》、《孟子》、《墨子》、《中庸》D.《论语》、《孟子》、《墨子》、《大学》4.《原君》的作者黄宗羲B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A.明代B.明末清初C.清代D.清末民初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的“以”是C。A.介

2、词:拿B.连词:因为C.动词:认为D.动词:用6.《秋水》的主旨是阐发D。A.为政以德的道理B.吸纳人才的主张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D.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7.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D。A.孔孟之道的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的微不足道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8.继老子之后最有影响的道家代表人物是D。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9.胡适留学美国时,受影响最大的是C。A.马克思主义思想B.尼采的超人哲学C.赫胥黎、杜威思想D.基督教义爱的哲学10.《容忍与自由》一文指出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是B。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

3、由B.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C.认为自己“不会错”D.承认“绝对之是”二、多项选择题(10分)1.《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的名句有ACE。A.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离庖厨也。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明足以差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E.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庄子散文的特色是ABCE。A.善用寓言B.汪洋恣意C.援譬设喻D.借用历史E.想象丰富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把握主动,迂回前进的论辩技巧表现在ABC。A.避实就虚,弃异求同的话题选择B.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战术C.

4、明知故问,有纵有擒,因势利导,引之入彀D.摆事实,讲道理E.雄辩的气势4.下列成语,从《秋水》中引申出来的有BE。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E.望洋兴叹5.下列句中带点的“以”字当“凭借”讲的是ACE。A.伯夷辞之以为名B.以天下之美尽在己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E.吾未尝以此自多者6.下列各句中采用例证说理的有DE。A.井蛙不可以于海B.夏虫不可以语冰C.曲士不可以于道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7.下面属于庄子观点的有BCD。A.提倡节用与节葬B.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C.承认事物

5、的相对性D.否认事物的差别E.主张仁政王道8.胡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ACD。A.诗人B.小说家C.文史学者D.思想家E.革命家9.胡适的主要著作有ABCD。A.《尝试集》B.《白话文学史》C.《中国哲学史大纲》D.《中国章回小说考证》E.《胡适文存》10.《容忍与自由》所指出的错误态度有ABC。A.喜同恶异B.心理上总觉得自己“不会错”C.承认“绝对之是”D.不承认“绝对之是”E.认为“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三、名词解释(10分)以民为本和而不同四、解释下列古文中带点的词的意思。(10分)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此惟救死而恐不

6、赡,奚暇治礼义哉?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5.计中国之在海内。6.秋水时至,百川灌河。7.望洋向若而叹曰:8.野语有之曰: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五、把下列古文译为现代文。(10分)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明足以差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3.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4.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5.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六、默写并翻译“事故明君制民之产……未之有也。”七、简答题(10分)1.《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秋水》的主旨是什

7、么?八、阅读下列文字,回答相关问题。(10分)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A.这段文字说明什么道理?B.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C.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一个今天常用的成语。九、作文(30分)1.我与语文2.有容乃大(600——800字,要求1.中心明确;2.语文通畅;3.层次清楚;4.联系实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