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诊疗规范

鼻咽癌诊疗规范

ID:449853

大小:4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3

鼻咽癌诊疗规范_第1页
鼻咽癌诊疗规范_第2页
鼻咽癌诊疗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鼻咽癌诊疗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鼻咽癌诊疗指南一、诊断1.治疗前常规检查与处理:(1)鼻咽间接镜/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鼻咽活检。(2)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3)生化常规、肝炎十项、USR和HIV抗体。(4)EB病毒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和EBV-DNA拷贝数检测等。(5)鼻咽+颈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特殊情况才选择CT扫描。(6)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7)胸正侧位片。(8)心电图。(9)全身骨扫描。(10)放疗前口腔处理。(11)KPS评分。2.选择性检查项目:(1)颈部淋巴结穿刺或切取(除)活检:适用于鼻

2、咽多次活检未能获病理确诊者。多次未获得病理诊断而临床可疑鼻咽癌的病例,应组织有关专家会诊。(2)可疑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其它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等。(3)大便常规。(4)N3患者做纵隔CT扫描。二、临床分期所有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包括初治或复发)均需在门诊/住院病历的诊断中同时注明我国的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和UICC分期。(一)2008鼻咽癌临床分期T分期:T1:局限于鼻咽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T3:侵犯颅底、翼内肌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N分期:N0: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

3、结转移证据N1a:咽后淋巴结转移N1b: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N2: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N3: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M分期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临床分期:Ⅰ期:T1N0M0Ⅱ期:T1N1a-1bM0,T2N0-1bM0Ⅲ期:T1-2N2M0,T3N0-2M0Ⅳa期:T1-3N3M0,T4N0-3M0Ⅳb期:任何T、N期和M13附: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7版,2009)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侵犯口咽、鼻腔。T2有咽旁侵犯T3肿瘤累及骨质和(或)

4、副鼻窦T4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单侧颈部淋巴结、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锁骨上窝以上淋巴结,最大径£6CMN2双侧锁骨上窝以上颈部淋巴结,最大径£6CMN3(a)淋巴结>6CM(b)锁骨上窝淋巴结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分期ⅠT1N0M0ⅡT1N1M0T2N0-1M0ⅢT1-2N2M0T3N0-2M0ⅣAT4N0-2M0ⅣBT1-4N3M0ⅣCM1三、病理分类常规鼻咽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免疫组化检测)。WHO鼻咽癌组织学分类为:

5、角化性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orKeratinizingsquamouscellcarcinoma)和非角化性癌(Non-keratinizingcarcinoma)两大类,其中后者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又分为分化型非角化癌(Differentiatednon-keratinizingcarcinoma)和未分化型非角化癌,或鼻咽型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or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ofnasopharyngealtype)。四、治疗1.无远

6、处转移的初治患者:实施以放射治疗为主的分层综合治疗。(1)放射治疗靶区:靶区:包括原发灶区、亚临床病灶区和受累淋巴结区。原发灶区:指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所见的鼻咽肿瘤及其侵犯的区域。亚临床病灶区:指鼻咽癌可能扩展、侵犯的区域如颅底、鼻腔后1/3、后组筛窦、蝶窦下部、咽旁间隙和阴性淋巴结引流区等;颈部照射范围应超出淋巴结转移部位1~2个颈区。受累淋巴结区:指临床和/或影像学观察到符合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所在区域。(2)综合治疗原则:(以我国2008’分期为依据)①T1-2N0-1M0:单纯外放射治疗或外照射加鼻咽腔内后装治疗。单纯外照射治疗:鼻

7、咽总剂量66~70Gy/6.5~7周。颈淋巴结阳性者根治量60~70Gy/6~7周;颈淋巴结阴性者预防剂量50~56Gy/5~5.5周。外照射+后装:外照射56~60Gy后,再给予鼻咽腔内照射2~3次,每周三次,每次5Gy。其中N1患者可酌情考虑配合化疗。②T1-2N2-3/T3-4N0-3M0:以外照射治疗为主,诱导化疗和/或同期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首选含顺铂或卡铂的方案。32.远处转移患者(1)选用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骨转移局部病灶可行局部姑息放疗。(3)其他器官单个病灶可配合手术、介入、射频消融、X刀、外照射等

8、治疗或其他姑息性治疗方法。3.未控或复发患者(1)根治剂量放疗后的残留病灶,视残留病灶大小和部位选择常规缩野推量、后装、X刀、三维适形放疗、IMRT、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并视病情可考虑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