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

ID:45096157

大小:203.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_第1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_第2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_第3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_第4页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历史 八上 第6-9课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中考历史八上第6-9课复习学案【中考考点】课题知识点基本要求识记理解应用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戊戌变法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知识网络填空】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习西方先进器物根本目的:为了维护清朝统治。领导阶级和派别: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口号:自强、求富。内容:创办军事和民

2、用工业,创办新学堂。评价:在客观上为中国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领导阶级和派别:资产阶级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目的: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内容: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进行了改革。特点:封建统治者的推行。作用:起到的作用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结果:失败了。领导阶级和派别:资产阶级派。代表人物:孙中山准备:1905年的成立。指导思想:。爆发:1911年,起义。影响: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使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近代化的探索领导者:先进的知

3、识分子。代表人物:、、鲁迅、胡适等。口号:和科学。内容:前期是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性质:一次空前的运动。意义:启发人们追求和,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课堂探究】1.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简要说明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有些什么体现?(3)在中国近代化起

4、步的探索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依据当时的中国国情,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梁启超的分期出学界的观点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2)辛亥革命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

5、化(2)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摆脱民族危亡的命运,主要原因是什么?(3)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发展的贡献有哪些?【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xx·天津市)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湖北织布局()2.(xx·甘肃白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

6、.新文化运动()3.(xx·山东东营)“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国民革命运动()4.(xx·湖北孝感)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B.

7、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5.(xx·贵州毕节)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培养人才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6.(xx·江苏连云港)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7.(xx·福建南安)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

8、社会的突出作用是A.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挽救了民族危亡C.促进了思想启蒙D.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变化()8.(xx·重庆B卷)“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xx·广东揭阳)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