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设计课件

《推敲》教学设计课件

ID:4510108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9

《推敲》教学设计课件_第1页
《推敲》教学设计课件_第2页
《推敲》教学设计课件_第3页
资源描述:

《《推敲》教学设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推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题李凝幽居》的大体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题李凝幽居》的大体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真正从文中获得启迪。教学课时:2课时 前置性训练:1.把课文读熟,理解词语皎洁莽撞妥帖推敲斟酌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结合文本来谈。4.搜集贾岛和韩愈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喜

2、欢读古诗吗?你喜欢谁的诗?能不能朗诵一首古诗。看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出示《题李凝幽居》,你知道这首诗最有名的两句是什么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生说(僧敲月下门),是啊,到底是用“推”呢还是“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第9课《推敲》。齐读课题。二、揭示课题1、推敲是什么意思呢?同桌交流。甲:推门、敲门乙:思考、琢磨、斟酌。补充小结:我们经常说,这句话怎么说要仔细推敲一下。在这里“推敲”的意思就是“琢磨、斟酌”。这就是我们祖国奇妙的语言文字。两个字分别是一个意思,合起来却成了另外一个意思

3、。三、整体感知课文1、自己放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检查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同桌进行。第一组:和尚、贾岛(点身份:和尚)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第三组:门闩(附图片)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让学生发现前后两词是近义词)(2)交流课文故事: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帮他解决了难题。其他同学补充。2、小组质疑:了解了故事的大意以后,你有什

4、么不明白或是感兴趣的地方吗?小组内解决。生:贾岛是怎样斟酌“推”和“敲”呢?生: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总结第二课时精读“推敲”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大家想一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遇到关键词句可以画一画。学生结合课文思考,有了自己的读书收获,然后小组内交流读书心得。小组汇报,并组织补充。出示:【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可引导学生

5、:(1)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2)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3)大家再看这句话,我把“不知不觉”去掉行不行,为什么呢?(不能去掉,不知不觉更能说明他完全沉浸在斟酌词句之中。)(4)联系上下文想想,贾岛都对什么不知不觉?(5)(a怎样进的长安城b路上行人的讥笑c闯进大官韩愈的仪仗队)(6)句式训练:贾岛只想着斟酌用“推”还是用“敲”,()进了长安城,对路人的讥笑(),甚至()闯进韩愈的仪仗队。(7)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专心致志全神

6、贯注旁若无人……浑然忘我、如痴如醉)(8)指名朗读2人,齐读3-4自然段。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3、反馈并出示【韩愈是怎样斟酌的?】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1)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敲”:给人的感觉是:生分别发表意见,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2)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

7、。指名回读韩愈的话4、解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1)学生发表自己见解。(2)引导抓住“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弄明白原因是韩愈作为一名著名的诗人对斟词酌句很有兴趣。5、学生交流: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

8、,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6、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总结:真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五、拓展提高讲述《郭沫若改字》的故事。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