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

ID:451552

大小: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03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地方战略论文题目:浅谈关于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 中部 战略思考  论文摘要:“中部崛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障碍,提出了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突出据统计,中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的

2、70%服务于企业;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支出占7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之一就是大中型企业的作用突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据统计,中部地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有40%左右来自于大中型企业,而东部地区仅为30%。与大型企业的主导作用相比,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则明显滞后。以民营企业为例,2004年,中部六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23808家,占全国总数的16.8%,总收入为5475.7亿元,占全年国的11.4%,而东部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数和总收入占到全国的60%以上的分额。  与企业

3、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相比,中部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创新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是中部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对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承载作用较东部地区更明显、更突出。中部地区高等院校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的比重为10%左右,高于东部地区5.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龙头地位更明显、更突出。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区内现有企业中50%以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多是原校办企业转化而来的,这一比例大大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高校校办企业所占的比重。  2.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

4、机构,非公有制部门创新活力不足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30%,高出东部地区近11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地区科技活动经筹集额的比重为27%,高出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与国有经济“一枝独秀”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却相对偏低。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中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3%,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0%的比重;港澳台和外资机构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所占比重为6%,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7%。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已达

5、到100多家,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约30亿美元。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选择京、沪、粤三地,而中部地区则基本没有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即使是科技实力较强的湖北省目前也只有寥寥几家。  3.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呈“点状分布”,区域分布和结构不平衡在中部六省,科技资源密集分布于大中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等中心城市是区域创新的源头。其中,武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拥有雄厚的创新资源,聚集了该省科技人员和科技投入等创新资源的50%以上;合肥在2004年10月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长沙也拥有众多的部委属高校和科研机构;郑州、南昌、太原等地聚集了本省绝

6、大部分科技资源。而在更加广阔的地区创新资源明显匮乏,区域创新活动也不均衡,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点状分布”的格局。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一天津环渤海等区域创新资源比较均衡且在发展模式上更强调域内大中小城市的联体发展的空间布局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4,科技活动的功能结构中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较高,但科技产出呈现“一高一低”的基本特征从科技活动的功能上看,中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分布比值为1:3.12:2,87,科技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为1:2.86:5,21,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

7、区保持一致。但从科技产出的结构看,中部地区的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等纯科研型产出相对较高,而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2OO5)显示,一方面,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两方面的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湖北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9项,低于全国36项/百万人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7位;授权量仅为沿海平均水平的35.71%,为北京的8,08%,上海的13,46%,辽宁的51,0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高新技术各领域发明专利授权数中,除一个领域外,中部各省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方面形成的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