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

ID:45179620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III)注意事项:1、全卷共六大题,16小题,满分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别、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文言文阅读(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游褒蝉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

3、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

4、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非常之观       观:观察B.盖音谬也        谬:错误C.夫夷以近        夷:平坦 D.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独:唯独,只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险以远          

5、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①然力足以至焉            ②于是余有叹焉C.①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D.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A.有泉侧出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常在于险远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意思一样的一项是()(3分)A.非常之观B.于是余有叹焉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褒之庐冢也5.对第三段的解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6、.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6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3分)(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译:(2)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分)译:(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3分)译:

7、(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分)译:二、诗歌鉴赏。(共7分)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灞上秋居马戴灞上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①灞原:即灞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②致此身:这里指身体为国家效力。(1)本诗前三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6分,每空1分)8.写出下列文章中的空缺部分。(1)既替余以

8、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氓》(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5),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6),一觞一咏,,是日也,天朗气清。《兰亭集序》(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赤壁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