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

ID:451933

大小:3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8-03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_第1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_第2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_第3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_第4页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地方战略毕业论文 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地方战略论文题目: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结合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两型产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是两型社会的建设的关键,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即在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优化产业结构这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两型社会;两型产业;城市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

2、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报告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强调通过人与自

3、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可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两大宗旨。  2007年12月,湖北省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建设“两型社会”将正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将要为此

4、探索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2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关键    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转变现有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良性循环的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但是,从资源消耗、产业结构、产业质量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来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与国内先进城市、沿海地

5、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武汉城市圈在能源利用效率的工艺和技术上的企业研发能力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2005年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单位GDP能耗,武汉市列第14位,而第三产业比重列第6位。从牺牲环境的角度来看,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大大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就,据测算,两者都要扣除大约10个百分点。这就使得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经济发展成就大打折扣。而且,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粮食等传统工业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大量依赖煤炭、石油、铁矿石的重工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威胁。在

6、现有产业结构下,依赖传统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行业不仅无法实现构建两型社会的目标,短期内连过去的粗放增长模式也不可维持。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武汉市城市圈土地集约利用呈现明显空间差异性,大体表现为武汉一枝独秀、东部高于西部的不平衡分布态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普遍反映出城市规模呈外延扩张,土地持续利用趋势不明显的特征.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土地利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土地集约水平的提高。  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2006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76%、44.38%、43

7、.84%。其中武汉市200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9.4%)低于北京(70.9%)、广州(57.6%)、西安(52.7%)、上海(50.6%)、沈阳(50.5%)等城市。从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存在着明显的“散”、“乱”状况,表现出产业同构和趋同现象,圈内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互补关系。在产业的技术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关联度低,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在产业的组织结构方面,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在区域市场上的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  从产业质量来看,武汉城市圈产业的经

8、济效益(如税收)、社会效益(如就业量和就业结构)还比较低,特别是其资源与生态环境效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更低。在其产业结构中,资源消耗型产业和污染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2006年武汉市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污染密集型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为3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