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

ID:45236032

大小:4.54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11-1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_第4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教学的新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教育教学的新思考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培正一、济南版《生物学》资源配置及教材特色1、教材策划,删繁就简2、教学配餐,丰富多彩3、教学辅导,特色鲜明4、章节脉络,层次清晰(八年级上册:1单元,4章,18节)5、栏目设置,异彩纷呈章次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演示实验实验探究活动调查活动应用实践相关链接图书网站1224334323113423232514112243总计832552101796、创新设计,匠心独具7、教学资源,琳琅满目除表中“观察思考”等35项外,另有:图片159;表格11;曲线3;诗词歌赋5思考练习

2、18;课外阅读4相关链接17;图书网站9生物学专用术语52特别提醒: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体现建构主义“任务驱动”教育理论和科学、人文有机结合的教材特色,开展教学。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贵在创新。2、取法乎上。3、建模→入模→定模→出模二、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教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1、社会大环境领导越来越重视社会越来越关注竞争越来越激烈实践越来越精细师生越来越辛苦教师越来越难当2、教育新要求课程设置与社会实践分层教学与探究学习学生成长与过程记录校本教研与课程开发中考方案与应对策略潍坊中考:多次考试,等级认定,综合

3、评价,自主选择,诚信推荐,多元录取4、局面很喜人①理念新颖、善于研究、紧跟形势②结构合理、敬业拼搏、敢为人先③课题引路、立足课堂、追求特色“优化过程,焕发生命活力;根植探索,提高科学素养”3、目标大变脸①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知识与能力)②体验生命的美丽和魅力(过程与方法)③感悟生活的美好和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变随意粗放型、结论记忆式的“讲授→吸收→储存→再现”为集约发散型、过程探索式的“探索→求新→迁移→应用”5、教学大转变①从课堂角度看实施“自主、体验、探究、合作”,充满生命活力“注重过程,传承科学文明;创新探索,

4、提高科学素养”②从学生角度看人本思想、主体地位得到发挥;主动探索、主动求知、创新求异、自我发展氛围明显;“科学文化、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实践技能”得到加强。③从教师角度看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重视个性差异、人文审美、独立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心转变为点拨、点化、指导、服务;由工作型、操作型、服务型向创新型、学术型、学者型转化。三、寻找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新的生长点我们靠什么赢得的领先?创新机制;均衡发展;竞争格局;目标激励;教师奉献;学生拼搏。我们亟待解决什么问题?①研究指标多,落实机制少;②研究管理多,挖掘课堂少;③研究

5、教法多,探索学法少;④研究专题多,注重基础少;⑤研究初三多,关注初一少;⑥研究指导多,深入基层少。1、做学生信赖和崇敬的老师胸怀理想,充满激情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倍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坚毅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学识渊博,成为良师益友关注命运,肩负社会责任2、倡导“敬业、奉献、拼搏”精神赋予“靠、拼、豁”新的含义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3、勇于探索、实践和创新课改是实验,学生不是“小白鼠”课

6、程是意志,灵活变通才能落地校本是基础,集体教研更有优势资源很丰富,更要培养高明“厨师”30.阅读材料,分析回答:西安八中陈重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菜粉蝶。陈重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同学。她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她把黄粉虫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只喂麦麸和菜叶,试验组加喂塑料餐盒片。结果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她又对试验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

7、浮,并产生腐败臭味。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她的这一发现在2004年全国第18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⑴你认为黄粉虫的发育过程属于。⑵在陈重光“人造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黄粉虫应属于。请写出陈重光“人造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⑶陈重光所做实验的“假设”和“控制变量”分别是什么?。⑷根据陈重光的试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⑸陈重光的试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启示?。某农场养了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已知栗色基因(B)对白色基因(b)呈完全显性。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

8、请你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它是杂种还是纯种。1、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要的杂交工作,应该怎样配种?2、杂交后代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并对每一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答案:1、用该栗色马与多匹白色亩马配种2、①BB(栗)×bb(白)→全是栗色,栗为纯种②Bb(栗)×bb(白)→栗白各半,栗为杂种③Bb(栗)×b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