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ID:45582308

大小:402.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开篇词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地道光明的彼岸。科学的理想信念,正事当代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我们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因而我们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

2、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确立为祖国、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祖国、对人民有贡献的人才。1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三、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科学内涵。“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社会层面社会讲,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定阶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通过共同奋斗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向往、追求和总体设想,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

3、集中体现。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要求、阶级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只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利益和要求。3二、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社会理想与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中华民族共同理想是一致的,集中地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理想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但是,在通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征途

4、上,又要分成不同阶段的共同理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理想就是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建立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政

5、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赢得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为人类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简而言之,就是实现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世界安宁4走进遵义会址及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

6、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会址大门临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毛泽东1964年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5走近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前,“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前,令人不由地肃然起敬。这是一座青瓦

7、红丹柱、灰砖白缝墙的建筑群,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既遵义会议)就在这所---柏辉章的私宅二楼会议室里召开;会议室里古朴的桌椅和挂在墙上的照片,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伟大一刻:1935年1月,一群身穿灰布军装,头戴八角军帽的政治领袖和军队将领们在这里举行了那个著名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在革命危急的紧要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从而赢得了长征的胜利。在陈列馆里有许多当时的文物:枪炮子弹、军用品、油印的党章宣言、桌上的马灯、墙上的斗笠和小米袋,每一件文物和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