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

ID:45683131

大小:299.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1-16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1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2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3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4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5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6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7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8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9页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2019年金山区渔业生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实施方案一、金山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规范渔业面源污染排放治理问题,推进本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促进水产养殖绿色生产健康发展。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通知》(沪府办发〔2018〕21号)和《关于下达2019年渔业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沪农委〔2019〕17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

2、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为目标,按照“生态优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资源节约,限期治理,长效监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总要求,强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建立健全长效运作管理机制,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二)工作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参与按照“区统一领导、部门监督指导、乡镇组织实施、属地长效监管”的工作原则,建立以乡镇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部33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强化水产经营主体主动参与意识,全面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2

3、.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坚持规划先行,以金山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5年)为基础,凡纳入规划的养殖场(户)都须纳入尾水治理范畴。坚持分类施策,按养殖品种不同,尾水排放数量不同,一场一策,制定可操作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方案。3.坚持完善机制,长效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机制,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长效管控,巩固治理成效,确保各类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三)目标任务本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通过养殖场自治、连片养殖集中治理的形式,落实相应的尾水治理面积,全面完成养殖尾水治理任务。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应用物理和生物净化处理新技

4、术、新工艺,加快养殖水内循环处理系统建设,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最终达到循环水再利用和达标排放,外排养殖尾水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本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计划从2019年起至2021年基本完成13000亩养殖面积的尾水治理。2019年尾水治理目标任务计划实施3604亩。(见附表1)(四)建设要求1.建设条件33(1)必须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周边环境符合绿色生产环境条件;(2)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质,从事水产养殖的企业、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等;(3)必须持有有效的水域滩涂养殖证或用于水产养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5、;(4)水产养殖场运行3年以上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1)建设内容a.尾水治理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两年;b.尾水治理设施包括生态沟渠(管道)、沉淀池、曝气池、过滤坝(池、潜流湿地)、生物净化池、底泥处理池、养殖废弃物处理辅助设施等;c.尾水排放口应建立水闸,实现排放可控;d.配置挺水植物、水质净化过滤装置、机械化或自动化集污设施等。(2)技术要求a.养殖尾水治理流程图33b.尾水治理设施面积尾水治理设施面积须按照所要治理的养殖池塘面积的一定比例建造,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其设施面积要求如下:蟹类:宜亩产150斤。尾水治

6、理设施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10%,其中生态沟渠(管道)、沉淀区、生物净化区、强化处理区、尾水排放设施总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7%,底泥处理区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3%。虾类:宜亩产750斤。尾水治理设施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12%,其中生态沟渠(管道)、沉淀区、生物净化区、强化处理区、尾水排放设施总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9%,底泥处理区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3%。33鱼类:宜亩产2500斤。尾水治理设施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15%,其中生态沟渠(管道)、沉淀区、生物净化区、强化处理区、尾水排放设施总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12%,底泥处理区面积不低于池塘面积3%。c.尾

7、水治理设施与设备生态沟渠:利用养殖区域内原有的排水渠道进行改造而成。通过加宽和挖深等方式,提高排水渠道的排放水功能。在渠道内种植水生植物,养殖尾水进入生态渠道后可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作用对养殖尾水进行初步处理,最终通过生态沟渠将养殖尾水汇集至沉淀池。(养殖区域内无可利用的渠道时通过管道将养殖尾水汇集至沉淀池。)沉淀区:主要用于养殖尾水的沉淀处理。养殖尾水进入沉淀池后,须滞留一定时间,使水体中悬浮物沉淀至池底,可在沉淀池中添加絮凝剂,以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同时在沉淀池中种植水生植物或设置水生植物的浮床,以吸收利用水体中营养盐。(沉淀池面积为

8、尾水治理设施面积35-45%左右。)生物净化区:通过种植沉水、挺水、浮叶等各类水生植物,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并可在生物净化池中放养少量的鲢鳙鱼,以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生物净化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