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

ID:45869637

大小:1.5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18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衢州市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1.(3分)为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1)  (2)  (3)  2.(2分)正确使用汉字,彰显城市品位。请你修改下面广告牌上的错别字。3.(8分)古诗文积累。(1)积累古诗文可以用联想的方法。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借鱼写水的澄澈,“皆若空游无所依,①  ,②  ”;苏轼借水写月光的澄澈,“③  ,水中藻、荇交横,蓝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④  (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的“⑤  ,⑥

2、  ”(《人若耶溪》)。(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下列名字出自什么诗句?选一个回答。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幕(亭子名)4.(2分)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如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日(《唐雎不辱使命》)5.(2分)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yǔB.yù6.(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

3、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B.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D.邹忌修八尺有余讲信修睦 二、阅读(51)名著阅读(从下列题目中选一个作答)7.(3分)《童年》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8.(3分)请以《朝花夕拾》和《名人传》为例,探究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不同特点。(可以从选材、人称、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角度思考)9.(15分)文学作品阅读小偷车夫和老头①萧红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

4、!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直像在牛背上拔了一颗毛,我好像嫌这柈子太少。“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也能丢。”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晴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

5、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锯)?”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这些木柈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像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

6、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末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汽。没有燃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的时候,为什么不走呢?“太太,多给了钱吧?”“怎么多给的!不多,七角五分不是吗?“太太,吃面包钱没有扣去!”那几角工钱,老头子并没放入衣袋,仍呈在他的手上,他借着离得很远的门灯在考察钱

7、数。我说:“吃面包不要钱,拿着走吧!”“谢谢,太太。”感恩似的他们转过身去走了,觉得吃面包是我的恩情。我愧得立刻心上烧起来,望着那两个背影停了好久,羞恨的眼泪就要流出,已经是祖父的年纪了吃块面包还要感恩吗?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萧红散文集》【注释】①该篇创作于一九三五年三月至五月间,之前萧红从封建地主家庭出走,在哈尔滨过着饥寒交迫、漂泊无定的生活。②袢:bàn,大块木柴(1)用下列诗句批注阅读本文的感受,恰当的一项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

8、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车夫或老头言行的语句,具体分析他们的形象特点。方法提示形象分析推敲词语,如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①推敲句子,如句式、句子长度等②推敲说话方式,如称呼、话语量、主动发话与被动应答等③(3)结合全文,赏析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从表达方式、行文节奏、画面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