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

ID:458927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_第1页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_第2页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_第3页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_第4页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宁波裕人企业危机管理分析及其启示在过去的20多年,曾经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明星,但他们各领风骚不过几年,便纷纷灰飞烟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建立企业的危机管理体系,企业在高速发展时期的盲目扩张,没有相应的危机防范措施,当企业遇到外部环境突变或不可预知的危机因素时,往往无以应对。加之,我国民营企业制度以及管理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企业素质相对薄弱,使得民营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潜在危机,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短寿现象丛生。民营企业的危机意识薄弱和危机管理水平低下,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当是导致民营企业猝死。因此,加强民营企业危机管理势在必行。1企业危机1.1国外

2、学者对危机的界定Barton(1993)的观点:危机是指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Ottolerbinger(1997)的观点:对于公司未来的获利率、成长、甚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Rosenthal(1989)的观点:危机是指具有重大威胁,高度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状况的决策。KarlW·Deutsch(1982)的观点:危机应有四种特性①危机包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内,以质事件发展可能有不同的结果。②必须做某种决定。③至少有一方面的主要价值受到威胁。④必须在时间压力之下做决定者为限。龙泽正雄(1995)的观点:危机有

3、五种内涵(1)危机即事故(2)危机即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3)事故发生的可能性;(4)危机即危险性的结合(5)危机即预料和结果的变动。总之,国外学者对危机的界定偏重于对一个事件、一种情景的描述,强调其带来的损害与威胁。1.2国内对危机的理解朱延智(2003)认为危机有四种内涵:①突发性(以及有突发而带来惊异性)。②威信到企业的发展目标或基本生存。③危机具有时间的压力。④5危机决策者被迫做出决策。贺王楚(2003)的观点:企业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存在于企业生产经验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面。可见,国内对危机的理解更强调其双重含义,既看到危机造成的损失与威胁,也强调其有助于企业发现隐患、找到振兴

4、机会的潜在作用,强调其时间上的急迫性。2危机管理概念界定最早提出危机管理的概念的莱特纳(1915)在《企业危机论》正式提出了“危机管理”概念。下过明确定义的有以下一些学者:StevenFink(1986):对于企业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的消除风险余不确定性,是也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龙泽正雄(1995)认为危机管理是发现、确认、分析、评估、处理危机,视为危机管理的流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必须保持“如何以最少费用取得最大效果”为目标。苏伟伦(2000)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讲危机化为机会的目的。何苏湘(1

5、998)认为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预防、摆脱、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使企业摆脱逆境、避免或减少企业财产损失、讲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积极主动行为。3危机管理理论流派国内外有关危机、危机管理的理论主要可以系统的分为三个学派;企业危机技术学派、危机管理过程学派和职能学派。Fitzpatrick在1932年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开创了危机预测技术的先河。随着危机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芬克(1986)为代表的针对危机管理过程的研究随之产生,强调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危机的预防、危机的识别、危机的处理、危机的恢复一级危机以后的学习等一系列过程。20世纪60年代美国

6、学者R·Blake和I·Mouton针对领导行为有效性深入研究,率先从企业组织因素角度研究企业领导职能危机,并建立了指标系统来评价企业内部不信任行为、冲突行为、无效行为、沟通障碍和失误等现象。开创了企业职能危机的研究。3.1企业危机技术学派企业危机管理的预警技术主要5是以财务预警技术为主。1966年,Beaver开始系统地运用系统方法和财务比率进行企业危机预警研究。他的单边量预警中的核心方法是二分类检验,他也是第一位企业危机预警中使用此方法的人。1968年Altman开创了Z计分模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危机的平均规模急剧增大,原有的Z计分已经无法解释当时的现象,于是,Altman、Ha

7、ldeman和Narayanna建立了反映新经济的危机预警模型——ZETA模型。1905年,艾维·李发表了《原则宣言》提出了“企业必须增加透明度”的原则,这对危机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921年马歇尔在《企业管理》中也发表了危机负担管理的意见和危机处理的方法。1952年,卡特利普和森特在《有效公共关系》提出公共关系只有当他与危机处理联系在一起时,才显得格外重要,他进一步强调了运用公共关系方法与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