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扬琴的基础教学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

ID:45917452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_第1页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_第2页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_第3页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_第4页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扬琴的基础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扬琴的基础教学;【内容提要】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乐器,可分为三大体系:即欧洲扬琴体系,西亚一一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体系。而中国扬琴体系是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中应用最广泛,乐手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类型。并有丰富的表演形式:独奏,重奏,齐奏,伴奏,扬琴弹唱和扬琴乐队等。因此,扬琴的基础教学一一腕、指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完成;此外还应在腕、指训练中注意琴竹高度、手臂应用、左手运用及演奏中的动作训练。;中国乐器中,扬琴是唯独兼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乐器。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品种繁多,遍及欧,亚,美,非与大洋州数十

2、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扬琴艺术,它既是各国传统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活的“机体”。从宏观的多元的历史背影,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着眼,结合扬琴本体的传布演变,形制构造,译名词意,演奏技巧,风格特点等各方面进行纵横立体的比较研究,世界扬琴的传布于分支,可分为三大体系:即欧洲扬琴体系,西亚一一南亚扬琴和中国扬琴体系。而中国扬琴体系是世界本论文由第一论文网lunwen.lkejian.com整理提供三大扬琴体系中应用最广泛,乐手最多,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类型。扬琴于明代传入我国,在民间广泛流传,遍布大江南北。经过民间演奏家的代代相传,无论从

3、击弦工具,演奏方法和技法等都完全得到了彻底改变。中国扬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广东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江南丝竹扬琴等流派。并有丰富的表演形式:独奏,重奏,齐奏,伴奏,扬琴弹唱和扬琴乐队等,已经成为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扬琴体系。;建国55年来,扬琴发展的速度之快是惊人的,也是十分可喜的。从事扬琴专业研究,演奏,教学的人员和业余爱好者日益增多。因此,扬琴的基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我就扬琴的基础教学一一腕,指教学的尝试和研究浅谈如下:;1、三指持竹法和手腕的运用,练好手腕。;如何持好琴竹呢?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三指(即食指、中指、拇指)持竹法。将琴竹靠竹柄的四分之一处放在

4、自然弯曲的食指第一关节线外侧,其他三指一一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大拇指平放在食指,中指上面,轻轻地压住琴竹柄。但拇指指头不可超出食指,要与食指平齐,中指第二节靠近指头的关节处始终垫住琴竹柄,与食指保持一定距离。无名指和小指贴近手掌。这样持竹后成半握拳状,使琴竹柄端处于的控制之中。;练好手腕的转动是演奏好扬琴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无论是力度的对比、速度的变化、大跳的演奏等,都要依赖于手腕动作的灵活和击弦后反应的灵敏。;开始练习时,不要在琴上练。先作持竹练习,把手型(即持琴竹的姿式)搞对,然后持琴竹练腕。为了加强对手腕的训练,两手先不要悬空练,上身端正坐好,可将小臂分别放

5、落在两退或其他支撑物上,只要敲击面的高度与练习者的腰部平齐就行。这样,可防止肩、臂颈部的紧张,便于放松。前面再放一被击物,如小方凳,在凳上画一小圆圈,两手在练腕敲击时,琴竹头都要打在小圆圈的一点上。先只作单手练腕,由一下可增至两下,四下。然后,两手交替进行训练,练习种种节奏型。如XXXX

6、…….XXXXXX

7、…….XXXXXXI……,要坚持练好。敲击时,手腕凸起或凹下再敲击,都是不对的。练习时,手腕动作要有连贯性,琴竹在上翘或下击时,不应有任何停顿。要防止手腕单纯地只作伸曲的机械式的上下动作,而忽视手腕的转动。;在训练中,应体会到向下击弦时即''用力”,向上回竹时即"放松”

8、,这种击弦和回竹,即“紧”和“松”的击弦动作是一刹那间的一次性动作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动作要敏捷、连贯、流畅。不能把这两个动作分开来完成,如果这样,其效果将会成为机械、笨拙、僵硬的击弦动作。应特别注意的,就是向下击弦时,琴竹与琴弦应该是成垂直线的角度。;在持竹正确,两手能交替敲击后,就可以在琴上进行练习了。练习前必须掌握两个重要的问题,即触弦点和击弦点。;触弦点是指琴竹击触琴弦的接触点。我认为琴竹的触弦点有两个部位的击弦发音效果各不相同:用琴竹头蹭部位击弦其发音较为坚实、纯净。中间靠后的部位击弦,其发音扎实、饱满,以表现乐曲内容来运用。;击弦点是指琴竹击触琴弦的部位。理想

9、的击弦点应该是:高音区是在距琴码1.5-2公分,中音区2-2.5公分,低音区为2.5-3公分为宜。若靠近琴码击弦,本论文由第一论文网lunwen.lkejian.com整理提供;会使音色发梗,严重的出现击奏琴码声,很容易击断琴弦。若离琴码太远击弦,会使声音发虚,空而单薄,练习中要认真对待。;在训练中,应特别注意扬琴的音色。这个问题往往会出现两个极端:其一是为了加强手腕的力度,追求音量使劲击弦,结果发音很噪,严重的会有打铁丝的音响效果。其二是害怕发噪音,便采取轻打弱奏的办法,结果使发音很虚,没有力度对比,这也是错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