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探究成为摆设

莫让探究成为摆设

ID:45917594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莫让探究成为摆设_第1页
莫让探究成为摆设_第2页
莫让探究成为摆设_第3页
莫让探究成为摆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莫让探究成为摆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莫让探究成为摆设[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屮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许多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片面理解,致使探究式学习步入了一些误区,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走出误区,走向学生主动质疑,走向教师主导课堂,走向紧扣文本的探究,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教学价值。[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6-04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学习在语文教学屮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屮,

2、探究式学习却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儿种:一是探究流于形式,学生思考不深,教师就立马叫停;二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点拨;三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法。这样的探究不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笔者在这里大声呼吁「'莫让探究成为摆设。”一、走出“精心设计问题”误区,走向学生主动质疑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既想让学生探究学习,乂做不到完全放手,结果一节课就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在简单的师问生答中走向终结。殊不知,这种精心设计的课堂问题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主动质疑的权利。真正的探究课堂要注重

3、学生的主动质疑。如在教学《剪枝的学问》一课时,许多教师为了突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总是爱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扌II的教学问题,诸如「课文主要写了谁?”“他在干什么?”“你知道剪枝里面冇什么学问吗?”其实,这样的课堂只是学生被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所谓的自主探究只是形式。要想让探究不流于形式,在教学这一课时应该这样处理:(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根据朗读情况自主质疑,提出问题。(3)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4)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试着解决问题。(5)全班汇报交流。从上述课例中可以得知,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轴心的。在学生探究学习

4、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凭主观臆断把自己的问题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质疑,进而解决问题。二、走出“学生自主参与”误区,走向教师主导课堂在实施自主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结果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样的课堂中,由于缺乏教师的主导,无论教师给学生提供多么优越的学习条件,学生还是很难发现事物的本质,更谈不上学习规律可言。因此,要想使探究式学习真正有效,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了》•课时,让学牛理解“给”永远比

5、“拿”愉快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有位著名教师在引领学生探究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处理得非常好。(1)自读课文,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信的内容。(2)把信的内容多读几遍,直至自己完全读懂为止,实在不懂的和同桌交流一下。(3)说说自己对信的内容的看法,可以和自己的平时生活结合起来。(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引导,使学生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感悟理解更上一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笔者想耍强调的是,探究式学习不同于学生没有目的和方向的口学,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应该是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

6、师就主要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层层深入,逐渐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三、走出“积极引导拓展”误区,走向紧扌II文本探究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要注重和生活相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这固然没错。但是,有些教师却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与文本脱节,为了探究而探究,结果导致课堂教学明显偏离了航道。语文教学还是应以文本为基础,紧扣教材,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探究。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鞋匠的儿子》一课时,有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林肯有更多的了解,有效拓展了文本。在简介林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林肯的奇闻逸闻,结果导致本应该

7、探究的“林肯演讲以后参议员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被换成了“林肯的奇闻逸闻”,致使课堂探究式学习游离于文本之外,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终极H标。因此,为了使学生的探究能够紧扣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卜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在林肯演讲前曾遇到什么问题?他是怎样回答的?他演讲内容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参议员对他的态度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从这一课的学习中,你认为林肯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的探究,才是基于文本内容之上交流对话的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由此可见,在探究学习时,只有抓住文木内容木身的特点进行探究,才能真正领会文本的内涵,从而使学生情感、教育和

8、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逐步走出探究学习的误区,为学生提供口主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广阔空间,进而全ifii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责编刘宇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