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ID:45919274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_第1页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_第2页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试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摘耍]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并践行的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实施索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必将更好地推进索质教育的实施,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索质的提高。[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屮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165-01一、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作为教育内容及培

2、养目标的基础孔子把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德放在首位。孔子为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一一礼、乐、射、御、书、数,把道德规范(礼)、道德熏陶(乐)作为教育的首耍内容来强调,其次才是射、御一一军事技能,书、数一一科学文化教育;同时,孔子也很重视学生自觉地修养德行。他在这方而提出许多主张,如立志、克己、内省、力行、中庸等。立志对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克己内省指时时反省自我,然后加以克制;力行则要求不论对自身还是对他人都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屮庸则指掌握事物的分

3、寸,使人际关系和谐。这一系列的主张都体现了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如何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教学方法的先进性1•学、思、行结合。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思”有25处,可见孔子对思的重视。孔子在学习中让学生思考,不单单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还要“扣其两端”,逆向思维,思要有灵活性,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屮国教育发展的历史。2•启发诱导。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

4、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煤不发。”在有问题吋,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乂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非”的心理状态,教师乂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然而现在我们却更多地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启与发,却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思考、发现、探索的过程。3

5、.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屮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H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了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

6、,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乂都符合仁的基木概念。孔了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三)教师修养的典范性孔子提出了许多教师修养的准则,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等。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热爱和从事教育T作。他曾率领弟了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山。他在教学中提倡师牛“教学和长”,他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勤勉教育学生,因此获得了万世师表的称誉。二、孔了教

7、育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大力提侣素质教育,即以育人为本的全面的、和谐发展的、创新的教育。面对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冋顾孔子的教育思想,发现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若能把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则会对今天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素质教育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做人教育不能只注意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是德育的目标。没有良好的品徳修养为基础,掌握的知识越多,危害也就越大。而孔了以徳育为基础的教育,正是要教会学

8、生做人。他的“六艺”教育,以培养徳才兼备的君子为目标的教育,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提倡以育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孔子的因材施教就是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施教,不仅各因其材,而且各尽其材。孔门弟子Z中文臣武将皆备,教师学者济济,生动地表明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成功。(三)素质教育提倡和谐发展的教育孔子的“六艺”教育涵盖了德、智、体、美四方面和谐发展的内涵;他的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他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