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宦官制度研究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

ID:45925310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_第1页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_第2页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_第3页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_第4页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周宦官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周宦官制度研究摘要:西周是冇明确记载的,最早正式建立起宦官制度的时期。本文即以《周礼》为基木文献,从四方面来考察和论述西周的宦官制度。关键词:宦官;西周宦官制度[中图分类号hK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一、宦官的定义“宦官”,有“宦者”、“宦人”等多种称谓,《辞源》为:“宫内侍奉的官《辞海》为:“古代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之人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礼记》载“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注为,“宦”,学也,学职事为官也。又凡事人者皆曰宦。说明,宦有学习和服侍他人的

2、含义。《后汉书?宦者传序》:“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所以,东汉Z前的宦官专指供侍于内宫Z人,这其中既有阉人,也有身体健全之人。从字形分析,“宦”,从宀,表示与家庭房屋有关。从臣,即为奴隶之意。即从家室奴仆逐步发展为奴隶主或帝王的奴仆。所以说,对于宦官的定义,从产生之处,到后来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它从最初的一种身体健全的普通奴隶逐步演变为惨遭身体摧残的宫廷奴仆的一类群体。二、西周时期宦官的称谓“寺人”,是宦官最早期的称谓,泛指的是宫廷内部供他人驱使的近侍小臣,但西周时期的寺人并非全是阉人。

3、至于为何以寺人相称,大概是与这些人在宫廷之内所侍奉和执掌的某些工作职能有关联。或者如古人的猜测,因为“侍”同“寺”在发音上冇相近之处,故“寺”、“侍”相通,而“侍”木身就有侍奉、服务的含义。“阍人”,据《周礼》记载,“阍人,掌守王宫Z中门Z禁,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凡宾客,亦如之。”《释名》对其解释为,“阍人,司昏晨以启闭”者。又因为阍人在《周礼》中,位列于内小臣之后,寺人、内竖之前,故应同属宦官之称谓。但西周时期的阍人并非全部是身残之人。《周礼注疏》中,郑玄指出“黠者无妨於禁御,欲

4、使守门。案《礼记》云:“古者不使刑人守门。”彼郑注谓夏殷Z时。《周礼正义》记,“王宫之与囿游,所守门者,其官皆曰阍人。是阍之用人,非独奄人也。”而后世将阍人并入宦官的称谓之中,应是逐步演变而来的。“阉人”,本作“奄”,又冇“奄人”、“奄官”之称。“奄,精气闭藏者,今谓之宦人(《周礼》郑氏注)所以,那时的阉人应当为遭受宫刑的身残Z人。“阉,门竖也,宫中奄昏闭门者/古时,奄人有承担看守宫门的职责,故“奄”加“门”为“阉”。可以说,“阉人”是对于西周宦官最基木的称呼,而奄尹则成为春秋时期奄人中识务较高者,在《礼记正义

5、》屮,郑玄曰:“奄尹,主领奄竖之官也。于周则为内宰,掌治王之内政、宫令,凡出入及开闭之属“内竖”,《周礼注疏》解释为:“竖Z言孺也。”内竖指未冠Z童子,使童年奄人通内外之命给小事者,以其无以为礼,出入便疾而设。“内竖”,为阉宦职官,后世学者在谈及周代阉宦之时,都将内竖含在英中。唐代孔颖达认为:“周礼内宰之属有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内竖倍寺人之数是自内小臣以下皆用奄人为官也《周礼》中明确指岀,内竖的主要职责在于“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若冇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为内人蹲。王后之丧,迁于宫中则前蹿,及

6、葬,执亵器以从遣车。”“内小臣”,是西周时期供职于皇后宫中的一类宦官。《周礼》记载:“内小臣,掌王后之命,正其服位,后出入,则前驱。若有祭祀,宾客,丧纪掠诏(王)后之礼事,相九嫔之礼事,正内人之礼事,撤后之俎。”贾公彦疏:“此小臣,侍后职,与大仆侍王同,亦是佐后之事,故在此用奄者”。此外,内小臣还掌负责“王之阴事阴令”阴事为群妃御见之事,阴令为王所求御见Z令。三、西周宦官制度的构成(一)总领内廷之官在庞朵的宦官体系之屮,位于最上层的应属那些总领内廷事务的宦官,他们身处于天子之旁,主要工作就是服务于天子,监管众宦

7、官,负责整个宦官体系的正常运作。《周礼》中有“宫正、宫伯、内宰”三职。其中,宫正,为主宫室之事务者。宫伯,主管宫室事务之官,其对象为王宫中卿大夫之嫡子庶子。内宰,宫中事务长官,总理王宫之内务。郑玄在为《周礼》作注时,曾明确指出:“宫正,主宫屮官之长。”而司宫与奄尹出现于春秋时期,为那一时期的宫中阉宦之首。(《礼记正义》卷十七)中,郑玄曰:“奄尹,主领奄竖Z官也。于周则为内宰,掌治王Z内政、宫令,凡出入及开闭之属。”因此,宫正、宫伯、内宰,应当都是西周宦官制度中,级别较高的宦官。其中,内宰的级别似乎略高于另外两个

8、,位列所有宦官之首。(―)通令内外之官这一类宦官身处内廷近侍之职,主要负责君主与嫔妃、朝臣之间命令、消息的传达,从他们工作职能的重耍性和与君主、嫔妃、人臣的频繁接触来看,其级别、地位应该不低,或仅次于总领内廷Z官。而到了明清时期,那些负责传达皇帝诏令的宦官,他们的地位更是位列众宦官之上。如内小臣,“掌王后之命,正其服位掌王之阴事阴令”。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诗经?秦风?车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