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

ID:45930839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_第1页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_第2页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_第3页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自我纠错能力研究[摘要]文章基于对四个非英语专业的180名学生口语课建立的动态语料库,研究学生在数字化英语教学条件下口语的自我纠错能力。该研究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自我纠错普遍抱有积极的态度,通过对学生前期口语语料的分析,提出了符合学生口语动态发展规律的口语发展理论模式。[关键词]自我纠错数字化课堂口语语料库一、问题的提岀在口语教学中,输岀错误时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如何使纠错更有效是本次研究要回答的问题之一。问题二是教师如何根据学生口语输出错误研究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共性及差异,并渐进式地调整优化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口语

2、自我纠错的能力。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言输入输出理论。krashen的输入理论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的输入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语言的输入只有依托于一定的情景才能被理解。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说”指出,在某种条件下,“输出可以促进二语的习得,其方式不同于输入,但都可以增强输入对二语习得的作用”。2.自我纠错理论。研究者panova&lyster曾指出:“教师有多种纠正学习者错误的策略;教师用正确的形式重说不能促进学习者立即修正;与教师暗示提供的语言形式相比,学生更注意促使他们自我纠正的形式。”三、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采样来口我

3、校2009级四个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讯工程学院010991班、电子信息学院020991班、计算机学院030991班和技术物理学院050712班共四个班180名,各英语水平段的学生均具代表性。2.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分两期共录制了8个情景话题及期末口语考试共33场口语语料,共计22小时。话题分别为“介绍”“预订宾馆”“超市购物”“订餐”“约会”“谈论家庭”“旅行”和“而试”。针对每个话题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时间为2〜3分钟。每次课后,项目组成员参照colsec转写与标注要求将录咅内容转写为文字然后标注,并列出学生所犯的各种错误,进行归类。本次研究重点考察语法、词汇和语咅三种

4、错误。四、结果讨论1・基于学生对口语课堂纠错认识的问卷调查结果。表1的数据表明,97.4%的学生对课堂纠错持积极的态度,只有20.4%的学生认为错误应该自己纠正。在表2中,高达71.2%的学生认为口语交际中发音纠错极其重要,其次是语法和词汇错误。但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某些错误不会造成交际障碍,不用格外关注。2•第一次口语课以“介绍”为话题的学生错误分析。通过对录音转写后发现错误如下:表3的数据表明:(1)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即使是熟悉的最简单的话题,依然会犯相当多的言语错误;(2)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3)学生犯错率最高的是语法,语音最低。纠错比例中,语音最高,词

5、汇最低。五、口语自我纠错能力培养策略1.以真实语境中的语料作为学习者输入方式促进正确输岀。口语教学应当超越传统的听、说捆绑的单•范式,合理介入视觉输入,使听音输入和文字阅读输入并重或交替进行,充分利用不同输入模式的互补效应,综合提高学生口语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2.口语课堂中将学生自我纠错和教师纠错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将每次课堂口语交际语料拷贝后课下转写,定期上交。在实施自我纠错策略培养时研究小组提岀一种新的口语理论发展模式(如图所示)。表4是采用口语自我纠错能力培养策略后第五个口语话题“约会”的语料分析。表4所列出的数据表明学生在接受口语自我纠错策略培

6、养后,纠错能力明显提咼,总体纠错率达到了70%。六、结语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前期口语语料错误分析,提岀了新的口语理论发展模式,此模式下自我纠错新策略是指学生大量的、反复的进行课堂及课后自我纠错实践,完成个性化的纠错策略的建构,最终将错误频率减小到最低。[参考文献][1]周卫京•语言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3]王宗炎.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5]p

7、anovai,r.lyster.patternsofcorrectivefeedbackanduptakeinanadulteslclassroom[j].tesolquarterly,2002(4).[6]cordersp.thesignificanceoflearners'errors[j]・interaationalreviewofapplied1inguistics,1967(9)・[7]krashens.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newyork:Iongman,1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