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

ID:45939185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_第1页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_第2页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_第3页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_第4页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作者简介:高均,男,汉族,陕西汉中人,1988年5月生,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8)摘要:富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高校应以课堂主渠道以及“第二课堂”为源泉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充分创新网络新载体的作用,探索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关键词:高校

2、;爱国主义;载体;创新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XX年大学生的奋发图强,在于他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于他们是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对此高校应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应及时制定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布局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并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科特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特别是有关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的内容应作为重中之重加以宣扬和教育,并通过历史比较激发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敬意和归属感(二)通过

3、“第二课堂”引导高校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隐形环境XX年以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份,太多的突发事件让国人明白了多难兴邦的道理。从某种角度来说,灾难凝结了新的中国价值,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自强不息的顽强奋斗精神又一次凸显了出来,让世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具备了在危难之际团结一切爱国力量的能力。譬如5.12汶川地震、奥运圣火在海外的传递牵动了整个神州大地的神经,从根本上讲是华夏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在突发事故面前的一次激性反应,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神州大地下的一次高频共振。那是基于共同感情对国家,民族一种深重的爱与关怀,对民族利益和国家价值体系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

4、感。针对这种形势当前高校应及时抓住这一切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宣扬爱国主义情怀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展开切实可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丰富和继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和传统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领会和掌握当今中国在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爱国伦理问题;正确把握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通过大学生自身“立志成才”的坚决信念,夯实实现爱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把爱国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统一起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国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5、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素质。所以应明确的告诫当代大学生要明辨是非曲直,要以国家、民族、集体利益为重,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努力奋斗的远大抱负,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联系起来,将个人的全面成长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并逐步引导聪明、勤奋的新一代大学生把政治民主、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个人发展与社会主义中国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创新能力。促使其明确自己在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以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知行中得到统一三、充分创新网络新载体的作用,探索网络时

6、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当今社会网络文化发展方兴未艾,网络信息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已开始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它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当前需加快建立完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创新网络技术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占领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发挥网络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魅力。网络文化建设创新使教育者和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收集整理爱国主义信息资源,利用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版(BBS)、电子新闻组(USENET).实时聊天系统(CHAT)、博客(BLOG)等信

7、息交流平台主动的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积极探讨热点事件,而高校应依托先进网络文化建设,创新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模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爱国主义网络文化及产品,促进优秀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弘扬,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并逐步引导新一代大学生把自我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强盛与当前爱国主义的现实形势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与国家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局势及各种突发性事件,深入分析其背后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民族根源更要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看待国家开放与民族独立、国际冲突与自我发展的关系。这些都是极好的的爱国

8、主义教育素材,它通过鲜明的形式无形的加强了青年大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