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ID:45955180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就要选择一种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和平等合作的可行方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对丁幼儿来说,教师的赏识无疑更是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渴望,所以如何在幼儿教育屮运用赏识教育并发挥其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赏识教育的相关理论“赏识”一词在《新华字典》屮解释为:“认识别人的才能,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认识并赏识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并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当

2、代赏识教育的代表周弘理解为“赏识教育就是教学生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有:1.1动机理论英国心理学家戴•冯塔纳所说:“缺少足够的动机是不可能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满意的结果的。”如果孩子在学校中没有感到被爱和需要,他们一般就没有强烈的动机去积极生活学习。那些不清楚自己是否被老师需要、认可、喜欢的孩子往往表现随大流!故教师要用赏识教育让孩子产生被需要的感觉,从而促进其积极发展。1.2归因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人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故当发生好事时,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发生坏事时,则认为是由无法控

3、制的因素造成。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归因,相信学生的能力并让学生自己相信能行,从而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感。1.3期望理论人做某事的动机取决于他对自己成功机会的估计和对成功价值的估计。阿特金森的实验研究表明,最佳的成功概率为二分之一左右。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期望与信念的作用。但期望动机理论不是“一刀切”的平均,而是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成功标准,保证孩子在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区得到主动发展。1.4发展理论鲁迅曾说过,“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因此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基本权利,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卢

4、梭在《爱弥儿》中第一次提出“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孩子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现状,用赏识、接纳的心态看待孩了的发展。2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影响人的成长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自我努力等。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好象是水,把水放在什么形状的杯了里,水就是什么形状,孩子们也是一样,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屮在促进孩子的主体性与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1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z-就是人性。赏识教育就是看得起学

5、生,尊重学生个体,承认差异,关注学生心理从而发挥学生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人木主义的教育理念。在赏识教育中孩子的长处、卑怯、不足等及时得到发扬、鼓励、帮助,从而树立自信。2.2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甚至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育理念上倡导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运用肯定、欣赏、赞扬、微笑、抚摸等方式让孩子在被赏识中感到身心的自由,从而自尊、自信,在被赏识中学会赏识自己与他人,这对于发展中孩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2.3促进孩子潜力的发挥与自信心的培养赏识教育是爱的认识和欣赏,能够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其在被赏识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潜力,培养其创造力。在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及吋肯定赞扬,引导孩子正确恰当的归因,让学生看到期望,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坚定的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孩子在口信中认识到“我行,你也行,我们大家都能行。”3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在幼儿教育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学会用童心看世界,要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孩了的主体性与全面性发展。赏识教

7、育是点燃幼儿智慧火花的催化剂,是开启幼儿智慧宝库的金钥匙,是激发幼儿好学上进、勇于探索、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3.1采取启发性语言鼓励孩了话,人人都会说。但要真正说到“点子”上,说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说话的目的,就是借助这一工具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在课堂上,孩子们怕回答问题,主要是怕讲错话,那么教师在语言使用上,就要采取启发、鼓励、赞扬的语言來激励学生,例如:如果孩子犹豫说不说吋,可采用“试试看”、“练一练”、“说说看”等鼓励性语言;如果孩子回答错时,可采取“再想一想”

8、、“再考虑一下”、“再思考思考”等缓和性语言;如果孩子回答对时,可采用“说得太好了”、“你真是太棒了”、“我真为你感到骄傲”等赞扬性的语言。切忌不可简单生硬地评判“对”或者“不对”。当孩子敢于提问或者发表意见时,这是极好的现象,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要给Y重视和欢迎,千万不要怕影响进度,就显出漫不经心、不耐烦甚至厌恶的神情或者使用一些“你怎么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