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

ID:45961635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_第1页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_第2页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_第3页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_第4页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师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摘要:与一•般读者比较起来,语文教师对于诗歌的解读应该冇更高的耍求。在这众多的解读能力中,对诗歌整体的驾驭能力尤其重耍。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对对诗歌进行,EP:全局解读,理清诗歌的内在联系;深入作品,把握诗歌局部之间,亦即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关键词:语文教师;整体驾驭;诗歌解读中图分类号:G645?摇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14-02与一般读者比较起来,语文教师对于诗歌的解读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读懂,还要带领学生快速有效地读懂,读深,读透,并且还

2、耍习得方法,掌握规律。所以,语文教师的解读需要有更清晰的解读思路;更明确的解读方法;还要有对文本深刻的甚至是独到的体验等。要达到解读目的,在这众多的解读能力中,对诗歌整体的驾驭能力尤其重要。这种能力是教师有效的将阅读文本转化为教学文本的重要前提。这种转换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用自己高詁质的思维影响学牛的思维,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思考问题,从而提高思维品质,改善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率的阅读方法。反过来,教师的阅读如果只孤立地关注诗歌局部,或者是某些名句的解读,而这样会大大地降低对诗歌的解读质量,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下面针対语文教学的实际,以具体诗歌的解

3、读为例,对诗歌解读的整体驾驭作粗浅的阐述。一、全局解读,理清诗歌的内在联系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画面一)小桥流水人家,(画面二)古道西风瘦马。(画面三)夕阳西下,(画面四)断肠人在天涯。(画面五)。对其全局的把握主要是要明白诗歌的情感基调,以及情感发展的过程。以《天尽沙•秋思》为例,从画面所选景物的特征以及某些直接抒情的关键词,可以判断,作者抒发的是游子思乡的“愁情”,而•且这种愁情是不断的加强,到最后愁到了极点——“断肠”。那么由“愁”到“断肠”之间乂是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呢?这就耍理清诗歌画面与画面Z间的关系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推进,从

4、而对诗歌进行整体驾驭。我们姑且把诗歌分成五个画面(如上所标注),它们的关系如下:前三个画面并列,“夕阳西下”作为前三个画面的背景,最后推出“断肠人”。这是画面的焦点,前面所有描绘都是为了突出这一焦点。这是画面最基本的关系。冇效解读,还需进一步明确其关系,前三个画面虽然是并列而出,但是描写的角度不同,也从不同角度触发出游子的愁情。所以景中Z愁情因不断的积累而加强而深化。画面一:凄凉的景致,当然会触发游子哀伤的情怀;画面二:温馨的画面同样触痛了游子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因为温槃是别人的,自己什么也没有;画面三:不仅自己什么也没冇,还要在人迹罕至摧残生命的西风中独自

5、漂泊,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这三幅画面,三重“愁”情,己经够让作者难以忍受,偏偏在这个时候“夕阳西下”T,这是第四幅画面。它笼罩了前面三幅画面,也是前三幅画面的背景,它暗示画面的主人公,勾起主人公不少的联想:“鸡栖于坡,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时刻,连动物都找到了它的归宿,那么游子呢?到这里,游子的“愁”情通过四个画面,四重积累不断强化,到最后“愁”到了无以复加无以忍受的地步,所以到最后顺理成章的推出了第五幅画面“断肠人在天涯”。漂泊的断肠人是画面的焦点,前四个画面从不同程度衬托着这个焦点。我们从内容丰富却是无边空旷画面中看到了孤苦无依无助的漂

6、泊者,体验着他内心的无比煎熬。这是一个具体明晰的解读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掌握了诗歌的全局,也理清了诗歌的脉络和其内在的联系。当然这只是阅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它对进一步深入解读起着明晰思路,掌控全局的作用。例厶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馈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來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口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歌内在的情感联系是非常明显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饯直力•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么好的酒菜,为什么“不能食”?因为

7、“心茫然”。为什么“心茫然”?因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碰到难以战胜的“冰塞川”“雪暗天”作者又该怎么办?“闲來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口边。”这只是作者的梦想,现实告诉他:“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是作者不会颓废,依然冇理想,依然相信:“长风破浪会冇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步的阅读关键是从全局出发,理清诗歌线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诗歌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对诗歌的完整印象,从而能够有效的为下边进一步把握诗歌情感、领会诗歌的细节起着极其重要的引路作用。二、深入作品,把握诗歌局部之间,亦即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対诗歌的进一步阅读当中,

8、在品味细节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解读坏节,就是把握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