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

ID:45962311

大小:6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_第1页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_第2页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_第3页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_第4页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伐宋的症口贝化口JHbyj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给学生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为其将来步入社会、了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那么,什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历史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阅读、搜集史料的能力;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因为要

2、直接观察逝去的历史是较困难的,必须要在掌握一定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和认识历史,所以,认识历史的前提是获取承载历史信息的资料,即“史由证来”。梁启超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作为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呢?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阅读、收集史料历史资料,浩如烟海。按历史信息资料的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文字、图象、地图、统计数据。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从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各种场所,运用调查、访问等各种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

3、、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搜集对自己学习有用的史料。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每节课、每一个相关的主题都让学生广泛阅读、大肆搜集是不可取与不现实的,为我们并不是培养专业的历史学家,可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他们去了解、掌握搜集的基本途径,学会搜集的基本方法,更多的则需要教师先行一步,通过自身的收集、整理与收藏,运用各种途径如投影、录像资料卡、阅读纸等,给学生提供各类素材,包括文字的、图象的、统计的材料,师生再对材料共同研习,展开对历史问题的探讨,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材料来拓展历史的视野,加深对历史教科书的释读与质疑,以更深入地进行历史学习。

4、女口:在讲“红军长征”内容时,引用了同学们熟悉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围绕毛泽东这一诗歌将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设置成下列问题:(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远征?红军被迫远征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2)根据诗中内容并结合教材上的长征路线示意图,说出红军远征的主要历程。(3)诗中的“三军”是指整个中国工农红军。实际上参加长征的“三军”是指哪三支方面军?为什么“开颜”?⑷该诗体现了红军怎样的态度和精神?这样,可使

5、教学内容一气呵成,更增添了人文氛围,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又如:笔者在讲到《唐朝对外交往》时,先介绍了唐朝对外交往中玄奘、晁衡、吉备真备、鉴真等关键人物及相关知识,然后请同学就他们感兴趣的人物去查阅相关材料,以帮助理解这些人物对唐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的贡献。在课中,有同学找来了flash动画一一“儿歌《西游记》”,我就适时展示图片资料“英译《西游记》封面”,使学生即时理解文学作品与史料、史实的区别;有同学展示了他们从网上找来的鉴真像,我又适时补充了“鉴真六次东渡组图”(“鉴真东渡纪念碑”、“既济寺造舟备粮预东渡”、“东渡扶桑途中遇大浪破舟时情

6、景”、“鉴真第三次东渡遇风覆舟获救后曾居住过的宁波阿育王寺”、“古黄泗浦鉴真第六次东渡起航处树立的石幢”、“鉴真一行登陆的本九州萨摩半岛西南的渔村”、“日本政府和僧俗欢迎鉴真的情景”),然后由同学结合课本来描述鉴真六次东渡的艰辛,并借此设问:假如你是鉴真,你遇到材料中出现的困难,你会怎么办?以此来体会、感悟鉴真的坚毅品质,归纳鉴真的历史贡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道德情感、历史意识也因此而自然得到熏陶。二、提取历史信息由于年龄与知识的局限,有些学生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实质缺乏具体的理解,因而也就很难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很难在师生、

7、生生间展开交流讨论,这就需要教师作一些铺垫,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挖掘其内在隐性的逻辑,并适当地进行归纳、分类和储存。例如:笔者在讲述《西宋的经济》一课时,先出示林升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然后让学生齐声朗读,再设问: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什么历史信息?有学生回答:我知道统治者生活很腐朽,另有同学回答:杭州很漂亮,统治者愿意去玩。这时,我适时点出:每个王朝最繁华的地方应该都是都城,这里把杭州和汴洲相提并论,说明了宋朝城市的什么情况?通过点拨有学生回答:宋朝经济

8、发展很快,城市都很繁荣,超过了前代。再进一步没问:从这首诗反映的生活方式来看,对南宋有何影响?我们又该有什么启示或教训?学生自然就能得出由于统治者的奢糜、腐朽,导致了南宋的灭亡,对于一个新政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