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

ID:45968686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_第1页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_第2页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_第3页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_第4页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摘要:在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在电力土建地基建设工程屮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较多的不完善和不成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地推进电力土建地基的处理技术逐渐向合理化、科学化、节约化、环保化等方面的发展。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來的工作经验,对电力建设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关键词:电力土建;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电力土建地基发展现状在电力土建工程项冃建设中,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如采用人工挖孔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法处

2、理山区地基;采用振冲法和强夯法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沿海地基;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法或大功率振冲碎石桩法处理液化地基;采用支盘灌注桩法处理软土及膨胀土地基等等。这些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外地基处理技术的先进水平。我国电力建设已经进入单机600MW级甚至1000MW级大型机组为电网主力机组和核能发电技术高速发展时期,电力土建工程建(构)筑物高、大、重、深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对建筑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设备及管道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更加严格。在以后的电力工程建设中,会有大量的沿海软土地区、内地山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

3、胀土地区、液化土地区和其他特殊土地基被用作发电厂的建设用地,将会采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来满足设备功能建设的需要。由地基处理产生的费用也会越来越高,2X300MW级发电机组工程平均地基处理费用约5000元〜6000万元,2X600MW级发电机组工程平均地基处理费用约7000万元〜8000万元,2X1000MW级发电机组工程平均地基处理费用更高些。地基处理费用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比例,已由以往的1/5上升到1/3左右。因此我们研究先进的地基基础设计技术和选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电力建设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十分巫要的课题,存在技术创新的广阔天

4、地。二、用变形控制方法进行地基计算地基计算主要分承载力计算和变形计算两部分。设计师依据勘测报告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计算可以按常规的宽深修正后使用也可略显保守使用,但建筑物的沉降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即基础设计的合理性是根据地基变形来检验的。我们要正确理解控制地基变形计算满足生产工艺和建筑功能要求的基木思路。对于地基计算的平均承载力不超过地基承载力、最大压力值不超过地基承载力的1・2倍的设计要求,并不等于说非把地基承载力用足,用多少合适,应根据地基变形计算结果而定。在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也充分体现了

5、这个原则。当地基变形计算结果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时,应降低基底附加应力,亦即地基承载能力指标应降低使用。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地基变形的协调性,尤其是扩建丁程,应优先考虑扩建工程地基方案与前期的协调一致性。只有这样,我们在确定地基设计方案时才有可能与国际先进理论和技术接轨,在结构安全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相同的起点。三、地基处理新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认真总结近年来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方面的经验,形成了更多适合于屮国国情和特冇资源的新方法。在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新增加了五种新的地基处理方法:1)强夯置换

6、法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3)夯实水泥土桩法;4)石灰桩法;5)柱锤冲扩桩法。在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提出注重概念设计,新增加了减少差异沉降和承台内力的变刚度调平设计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计算与施工工艺,最近十儿年在电力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的支盘灌注桩法。这些都是在建筑领域原有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创新成果。我们应从具体工程的实际出发,研究和掌握上述地基处理新技术,在新建电力建筑地基处理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就地取材的原则,优选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案,提高地基处理水平。四、地基处

7、理新技术应用实例1、以三门峡火电厂二期为例在三门峡火电厂二期(2X600MW机组)工程中,主厂房地基处理中采用了夯实水泥土桩法。一期工程主厂房按4X300MW机组区域进行了整片强夯处理,主厂房范围内为8000RN•m强夯能级。二期主厂房距离一期扩建端24m,A列向南移12.6mo为尽可能利用一期工程已有的地基土处理成果,节省处理时间,节约处理费用,将扩建端局部置于非夯区,其余部分布置在已整片处理过的8000kN-m强夯能级土上。通过对已强夯处理过的主厂房建筑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分析,主厂房基础可直接坐在已

8、强夯过的地基土上,但需对扩建端非夯区进行局部处理,节省3个月〜4个月的地基处理时间。在非夯区,地基处理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夯实水泥土桩通过冲击或沉管挤土成孔,用机械夯实填料,改变了原土体受力结构,形成新的密实体受力结构,达到消除湿陷、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