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ID:45976363

大小: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_第1页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_第2页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_第3页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_第4页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论文摘要:学分制条件下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遇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难度增大、学生趋易行为、质量标准模糊等难题。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需要从教学n标、教学质量监控内容、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制度保障体系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等方面入手。论文关键词:学分制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近年来,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如火如荼,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学分制改革以其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等特点为高校教学带来生机。同时,学分制改革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实施也给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强烈

2、冲击,对处于教学管理终端的高校教学质暈监控体系形成了尸人的挑战和鞭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人众化背景下如何确保高等教育质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怎样结合口身特点、构建适应学分制改革要求的教学质暈监控体系是许多高校血临的共同问题。一、学分制改革的历程学分制作为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起源于欧洲。18世纪末,资木主义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层出不穷。显然,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统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牛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随即欧洲一些大学冲破了固有的统一课程

3、设置模式,增设了许多课程。但是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课程,于是产生了选课制。徳国最早提出“选课自由”的思想。1810年,柏林人学创始人、教冇家威廉?洪堡提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思想,主张学牛口行选择课程、教师以及学校口行女排学习进程,并在柏林大学试行。但由丁•种种原因限制,在当时的徳国,学分制并未止式成为一种高校教学的管理制度。1825年山托马斯?杰斐逊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最早开始选修制尝试的学校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亭有一定程度的选修自由。1870年,美国哈佛人学校长艾略特在哈沸人学推行选课制,允许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只要学习一定数量的课程并获得学分就可以

4、得到学位。七八年后,哈佛人学正式实行了学分制。此后,美国的其他人学纷纷效仿,并很快被英国、加拿人等国采川,至此学分制作为一种正式的教学管理制度登上了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我国曾在“五四”运动前后引入学分制。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国高校教学采用苏联模式取消学分制,改用学年制。直到20

5、U:纪70年代末,学分制改革才在我国亜现。目前完全学分制已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二、学分制的特点1.以学分代替学时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修习的课程成绩合格,就可以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当学生修习的所有课程的学分总和达到学校规定的总学分后,就可以毕业,在此,没有学习年限的换性要求。学年制下学校按

6、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修业年限和应修课程,考査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是否完成了课程学习,同时根据是否通过相应的考试决定能否毕业及授予学位。从整体上看,学年制关注学生是否经历规定的学习历程,学分制则更关注学生是否取得规定的学习成果,是否修满学分。2.以选课代替排课选修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先决条件,它是学分制的核心。学年制使用固定的教学计划,学生一进校,其培养计划已确定。学分制则不同,它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法。选修所能给予学生的一是宽广的课程选择范围,二是学习年限的自由,三是自我管理的机会。可以说,衡量高校学分制实施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

7、是学生选择机会的多少。3.以弹性代替刚性学年制和学分制均要求在一定的学制内修读完规定的课程,它们最人的区别是有无年限的严格限制。在学习年限上,学分制要求比较宽松,学习优异者只要修满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提前毕业,学有余力者还可辅修笫二专业或攻读双学位;学习成绩较差或经济状况欠佳的学生也町以根据需要放慢学习速度,延长学习年限,甚至可以中断学业,外出创业后再返冋校园继续学习,垃至修满规定学分后毕业。4.以指导代替指令学年制下学生的学习内容山学校根据培养计划提前确定,学生入校后要严格按照学校预定的教学计划学习,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学分制则充分体现了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实行学分制的高校

8、允许学牛选课,同时为了避免学牛选课的盲H性,要求实行导师制,对学牛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牛设计合理的学习方案。三、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难点1.目标管理对传统教学质量监控的挑战从教学计划及其要求上看,学年制重视过程管理,而学分制强调目标管理。学年制要求学牛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课程,学习步调一致,便于统一管理。学分制,高校选修课程比例增加,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修习课程各不相同。学分制强调以目标为导向的总结性评价,弱化了对具体教学过程的管理,使原木比较关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难以寻找到监控的着陆点。2.教学管理难度增大对原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