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浅谈

人口红利浅谈

ID:46066163

大小:59.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人口红利浅谈_第1页
人口红利浅谈_第2页
人口红利浅谈_第3页
人口红利浅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口红利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口红利浅谈摘要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结束,会有哪些问题?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改变社会抚养比,社会抚养比越高社会整体负担越重。如何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本文试作分析。关键词人口红利人口债务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人口红利”或者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生产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2013年1月,我国的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

2、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來。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结束,会有哪些问题?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改变社会抚养比,社会抚养比越高社会整体负担越重。如何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从2009-2012年,中国劳动力基本工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2012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居民工资收

3、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农民工工资也上涨了14.9%o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中国制造”如今越来越受到挑战。国内有关“人口红利”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争论很激烈。其中对“人口红利”的结束点争论最激烈。蔡?(2008)指出屮国很快将走出“人口红利”阶段,2015年前后进入“人口负债”阶段。劳动力短缺终将成为现实(蔡?2006),中国未来的经济高增长将无法持续。王德文(2007)等认为中国人口红利已逐渐消退,“刘易斯拐点”已经到來。而王涵语等(2008)研究老龄化对于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在2035年前处于人均经济增长率

4、为正的人口红利期。学者陈友华(2005)、马瀛通(2007)、王桂新(2010)、解保华(2010)等认为,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从1990年开始到2030年结朿,袁志刚(2010)也否认中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但关于经济体人口红利期的机会窗口大小和起止时间以及严格的界限,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国外冇关“人口红利”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并且实证研究很多。Bloom等发现东亚崛起的部分原因是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政策允许这些国家充分发挥了山人口转变所创造的潜能,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占25%-33%0Bloom和Can

5、ning(2002)也发现缺乏人口红利是导致非洲经济相对贫穷的原因之一。Wang和Mason根据Bloom(1997)等的相关文献的方法研究发现,屮国人口结构转变为其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机会,并且“政策环境的支持”有助于产生机会效应。Aiyar和Mody根据印度22个邦1961-2001年的10年期面板数据识别了卬度的人口红利,研究发现,上世纪80年代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应归功于本国的人口结构,并且在未来20年人口红利对人均GDP增长率的贡献为每年2%o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人口红利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耍因素,但悲观的预言者看到中国劳动力比

6、重将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而降低,进而得出人口红利时代将一去不复返的结论。而更积极的学者,考虑到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变迁,在人口红利保持基木稳定状态下基础要素的空间转移和形态的转变也会改变经济的增长曲线,认为利用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内在的相互性能够有效避开“人口债务”陷阱。辽宁省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红利”问题是现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系统地研究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预测“人口红利”的消失,对于辽宁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有数据表明,全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但辽宁省不同,省际间的劳动力是

7、相互流通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累计外省流入人口达170万人,主要聚集在沈阳、大连、鞍山三个城市,绝大部分为劳动适龄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居多,辽宁省“人口红利”不会马上消失。经济发展与人口政策并行,“人口债务”是我们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必须正视它,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能力、削弱竞争能力,社会抚养比提高导致劳动力的负担和成本加大。千万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提前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上)参考文献:[1]蔡?:《人口红利消失的隐忧》,《中国企业家》200

8、6年第7期。[1]王德文:《人口低生育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1期。[2]汪小勤、汪红梅:《“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2007年第1期。[3]王涵语、马磊、夏屮泽:《老龄化下人均经济增长率变动的实证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