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春望   

(精品教育)春望   

ID:46128446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精品教育)春望   _第1页
(精品教育)春望   _第2页
(精品教育)春望   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春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春望》教学设计(简案)孝南区车站中学祝爱丽教学目标  1.通过闯关读诗,推敲关键词,理解诗歌内涵,品悟诗歌情感。2.通过类文积累和对比阅读拓展诗歌范围,锻炼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通过闯关读诗,推敲关键词,理解诗歌内涵,进而品悟诗歌情感。教学难点:通过类文积累和对比阅读拓展诗歌范围,锻炼学习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三月三日空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张元宗《望终南山》二、闯关读诗(一)第一关:读准

2、字音1、生僻字:搔簪2、点名学生读3、播放录音4、学生齐读(二)第二关:读通诗意1、解题2、梳理诗意(1)国破山河在破物是人非(2)城春草木深深反衬荒芜凄凉(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拟人移情于物(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思乡怀亲(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簪:细节描写3、小组集中讨论,整理诗意(三)第三关:读懂诗人1、介绍诗人纵向拓展阅读杜甫的诗歌成长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三吏三别2、写作背景橫向拓展阅读杜甫“三吏”“三别”中的重点诗句,让学生全面了解“安史之乱”及其对唐代的影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

3、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四)第四关:读出诗情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思乡怀亲(五)读出画面感1、任选一联,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场景2、背记诗歌三、探究学习(一)探究写法1、巧用修辞、移情于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积累诗句:拟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移情于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细节描写“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积累诗句:细节描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二)对比阅读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

4、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

5、“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四、课堂小结  1.“世上瘡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就是诗圣杜甫。  出示PPT:  他的怜悯是无边的:上达君王,下至街夫,他深怜无辜的牺牲者,他广泛的热情使他加倍地厌恶社会的不平和人类的残忍。  ——吴经熊《唐诗四季·夏之烈焰》  2.配乐齐读《春望》,结束课堂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