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

ID:46128865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_第1页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_第2页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_第3页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_第4页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绿色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严力蛟1,胡杰2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杭州310029徳清县农业局,徳清313200[摘要]:木文概述了绿色产业、绿色革命和绿色产品的含义,介绍了绿色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简况,对绿色产业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绿色产业的涵义,背景情况,前景分析1绿色产业概述1.1绿色产业、绿色革命和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业(GreenIndustry),是指人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符合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冇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它不仅包括生产环保产品的环保工业及环保技术服务业,而口广泛渗透

2、在一、二、三产业的各领域、各部门(工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简言之,即为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的产业。绿色革命(GreenRevolution),原来是指发达国家在第三1比界国家开展的以培育和引进高产稻麦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改•革活动。随若人类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绿色革命”的内涵不断扩大,现在己扩展至整个环保爭业,包括食物天然化、绿色化,空气和水源纯净化的革命。绿色即环保,绿色就是无污染。并出现了一些推行绿色革命的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1917年在加拿大成立)、“绿党”(1981年在瑞典成立)。绿色革命己引起各国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人们的广

3、泛关注。绿色产品(GreenProducts)是指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过程中不破坏生态、不污染环境,冇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它包扌舌生产用品、生活用品和食品等。狭义上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纯天然食品或犬然植物制品;广义上來说,是指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且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产品,如绿色亚麻、绿色棉布、绿色丝绸、绿色冰箱、绿色电脑、绿色汽车、绿色建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1.2国内外发展概况在国外,日木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以“21世纪新地球”为题的绿色地球百年行动计划,目前已生产、经营绿色产品3600多种,居世界前列。美国

4、每年投入儿百亿美元发展绿色产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绿色产业国和环保设备出口国,每年环保设备对外贸易顺差超过60亿美元。徳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绿色银行”,专门贷款给绿色工程。1993年,德国政府拨款80亿马克,之后逐年增加,用于扶植绿色产业。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全国从事绿色产业的企事业单位虽冇900多家,固定资产450亿元,但年产值只有520多亿元,尚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2绿色产业产生的背景2.1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2.1.1臭氧层破坏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境学家最先观察到臭氧层受损的蛛

5、丝马迹。1985年英国科学家乔・呢曼证实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出现“空洞”(即臭氧浓度因破坏变得极为稀薄)o1994年空洞而积已达2400万km2。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但在一-个世纪内就被破坏了60%。大气臭氧总含量:60年代为360Dobson,80年代末为130Dobsono南极臭氧层空洞通常于每年8月中旬开始逐渐形成,10月中上旬达到最大面积,并于11月底或12月初臭氧层空洞消失。2001年南极臭氧层空洞覆盖地表而积达2800多力平方公里,超过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领土而积的总和。氟氯烧(CFCs,俗称“氟利昂”,一种含有氟、氯、碳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6、的存在是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耍原因。氛氯疑被广泛用作致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火箭推进器也是平流层屮氟氯坯的主要來源。氟氯磯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释放出Cl,C1马上和03发生连锁反应,一个C1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03分子。由此可见,数量不多的氟利昂对臭氧的破坏力有多大!198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并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9月16日46个国家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并把毎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蒙特利尔议定书》确定了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淘汰时间表:发达国家1995年底全部淘汰氟

7、氯碳和哈龙,发展中国家从1999年7月1日开始,将氟氯碳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冻结在1995〜1997年三年的平均水平,2010年完全淘汰。目前已有168个国家和地区在议定书上签了字。2.1.2温室效应(全球变暧)和阳伞效应(光线受阻)英国采用全球2000多个陆地观测站的大约1亿个数据和6000万个海洋观测数据分析表明,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一个世纪的1861〜1880年上升0.48;100年來,海平面上升了14〜25cm。根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达90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560ppn)v,气温以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