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

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

ID:46141776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_第1页
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_第2页
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开展中学生德育工作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越大,就能为非做恶越大”。一般来说,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强烈道徳责任感的人,会走上一条服务社会的人生道路;一个恪守道德规范的人,由于其良心的自律,会比较自觉地遵守法律规范和政治规范;一个有高尚道德操守的人,能够为民族和国家利益采取积极行动,乃至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教育成功的秘决在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是教育的营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只有把无私的爱播进学生心里去,才能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得到师爱和受到尊重的学生才会更加信服并仿效老师诚实可

2、信、宽容大度的人格形象,这样教育才会更有实效。学牛的自我教育具有很大的潜力,而白我实践德育模式就是要把这种道徳要求变成可操作性的做法,像布置作业一样,让学生到社会上或家庭中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有一个实践的机会。自我实践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集体性的,如打扫公共卫生、扫墓、参加公益活动、进行公益宣传等。另一种是个体性的,如进行热爱父母的教育,布置学生在家里每天帮助爸妈做一件事,这种家庭作业式的活动我注意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讲清道徳作为的方式方法;一方面是检查,利用周会、班会,让同学们进行汇报,并给予表扬或批评,适时培养他们的劳

3、动意识,使这种道德行为得到强化并逐渐形成习惯。家庭教育在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面对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学生队伍,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困难。因此,我想方设法地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把德育教育思想渗透到学生家庭屮去,及时和家长联系,开展一些咨询、讲座活动,多渠道帮助有闲难的父母,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主要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司马光说:“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

4、谓之小人。”屮学时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可塑性强,各个方面都未成熟,如同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另一方面,模仿性强,对成人、老师、父母及偶像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特别关注而且容易认同。所以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借素质教育的春风,冇目的、冇组织、冇计划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定期召开校会、班会、周会、晨会,定期举行热点专题教育如时事讲座、法制报告会、英模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广播站等舆论宣传工具,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昭养学生正确的思

5、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自我意识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便可达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道徳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而在道德教育中,又以社会公德为基础,以其为基础进行道德教育,也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成长的需要。假如学生从小就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去做,就可能逐渐对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人类形成责任心、义务感,并进而形成共产主义理想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献身的志向。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应只呈现给学生空洞的道德教条,还应将各种生动活泼的道德情境呈现给学牛,将真实的社会呈

6、现给学生,敢于并善丁•进行阴暗面教育,正视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让学生成为道德学习的主体,在自觉的主体生活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道德规范的教育方法,传统的方法有直接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在现行学校道德教育屮,我们需要注意开拓新的方法,改变旧的只注重背诵道德知识,只注重一般行为训练的方法,到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关心和爱护好的学生容易,同样对待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则较难,而后者又恰恰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怎样,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他们

7、而言都非常敏感。因此,我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将他们和班上其他同学同等对待,用真情去打动他们,用爱心去滋润他们,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责任感O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也有他们的闪光点。我充分挖掘他们的优点,再以此为基础鼓励启发他们,促使他们品德或学习的进步。后进生最怕和别人比,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如果用他们木身的优点和缺点相比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导。在批评教育时要保持克制和理智,适可而止,恰到好处,重在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自觉接受。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來看,学

8、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着儿童发展内容和方向,家庭、社会对孩子的影响则属于次要地位,但无疑也占据了孩子一定的时间。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