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

ID:46173212

大小:88.9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1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_第1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_第2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_第3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_第4页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不仅促使社会工作回归其专业本意彰显其专业价值而且推动社会救助从物质救助迈向社会服务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型那么下面是由yjbys凶案编为大家整合的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策略与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一、社工服务缺失是当前我国社会救助面临的突出问题    早在中国共产党建政初期我国就开始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制度较早实施的救助项目包括针对农村“三无人员”②的五保供养、针对城市贫困人群的临时救济和定期定量救济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以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肇始我国的社会助进入一

2、个新阶段先后建立了农村低保、受灾人员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从而构建了一个项目完整、内容齐全、程序规范、对象明确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截至XX年底全国城乡低保共救助了7443万人全年支出资金1566亿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538万支出资金174亿元;医疗救助共实施1亿人次支出资金257亿元;临时救助实施3937万户次支出资金93.4亿元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救助对象和支出资金都在同步增长XX—XX年我国用于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方面的资金支出达到8749.4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1.34%经过多年努力社会救助已经发

3、展为我国贫困治理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从发生学上看我国的社会救助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也就是说每一个项目的实施每一项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解决最突出的现实问题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顶层制度设计例如1999年全面推行城市低保制度是为了配合经济结构调整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XX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城乡收入差距;XX年全面推行医疗救助是为了配合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穷人的看病就医问题;等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张扬低保等公

4、共服务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城镇化及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等都对社会救助提出了新的挑战折射出制度本身的内在缺陷一是缺乏制度整合虽然建立了低保、五保、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救助制度但没有统一的部门管理各项制度之间衔接配套不够从救助对象到救助标准从救助程序到救助管理制度“碎片化”明显二是缺乏社会参与以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由政府制定政策并负责实施慈善组织、社工机构等社会力量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政府在最初实施社会救助时就缺乏引导、培育、发展民间救助性社会资源的意识没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贫困治理三是缺乏城乡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在建立时都是基于城乡分割的现状不仅城市居民

5、和农村居民享受不同的社会救助待遇而且居民一旦离开户籍地基本上就脱离了社会救助的视野很难被纳入救助范围四是缺乏就业激励基于补差型低保制度设计救助对象退出机制不健全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就业动力不足“贫困陷阱”和“福利依赖”现象并存五是缺乏专业技能社会救助以家计调查为基础政策性、技术性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的缺失和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限制了社会救助的专业性进而影响了社会救助的管理水平    社会救助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除了受救助理念、制度环境、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外社工服务的缺失是重要原因从国际上看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具有同源性也可以说是伴随着近现代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而萌芽、发育并

6、逐步走向专业化服务道路的社会救助是社会工作的原点也是其核心理念早在18、19世纪德国的汉堡市和爱尔伯福市就先后建立了家庭探访(可视为家计调查的前身)、定期回访、鼓励就业、最低救助、根据收入提供救助等制度并且请当地熟悉情况的居民担任义务赈济员政府与民间共同研究贫困家庭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救助方案从18世纪中叶开始英美各国相继建立慈善组织会社开展睦邻组织运动慈善组织会社是民间组织通过构筑组织网络协调相关慈善资源从物质、教育、就业、心理等各个方面为穷人提供救助;睦邻组织运动则以社区改造为前提把发放款物的简单型社会救助发展为对贫困者精神的关怀和对贫困者社区环境的改造由此

7、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均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慈善组织会社运用统一的理念协调组织慈善救济事业为形成具有共同价值和统一概念范畴的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创造了条件是社会工作实现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实践基础发展到今天社会工作已经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学科体系以贫困群体或极易陷入贫困的弱势人群为对象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提升个人能力、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融入、摆脱或避免陷入贫困等但就我国而言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没能实现有效的结合我国的社会救助从一开始就将社会工作排除在外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且以直接的现金救助为主忽视了社工服务的价值和功能由此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