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

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

ID:46187434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_第1页
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_第2页
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_第3页
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及研究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老年肺结核患者100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60〜65岁12例,66〜70岁64例,70岁以上24例。城镇患者80例,农村患者20例。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咳痰、胸痛、不规则发热等症状;其中60例患者出现咯血、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72例患者痰结核菌培养阳性。影像学表现:100例患者均摄胸部正侧位片,76例患者行胸部CT平扫,使用GE-1600i全身扫描机,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结果病灶分布:双上肺36例,右中下肺野54例,左中下肺野12例。病灶类

2、型:均为继发肺结核表现,其中浸润型36例,纤维空洞型64例(伴肺大疱16例,胸腔积液18例,钙化者30例)。病灶形态:纤维及条索状54例,斑片状32例,大片状6例,团块状6例。胸膜、纵隔、气管、横膈改变:胸膜炎(胸腔积液)18例,胸膜增厚粘连60例,纵隔气管移位76例,慢性肺气肿92例,肺大疱16例。心脏及大血管改变:心肺增大46例,肺动脉高压36例。讨论老年性肺结核患病率增加的原因:①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肺结核或原有潜伏的结核灶重新活动。②大多数患者来源于农村或卫生条件低下的地区,

3、年轻时就患病,没有得到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拖延进入老年期。③对老年人发生肺结核认识不足,有老年人不易发生肺结核或原有结核病不易恶化的偏见,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临床特点:①病程长,病情较重,复治病例多。②疗效较差,多数病例反复多次住院,出院转归不满意。③部分病例临床[LL]表现不典型,仅有全身衰弱、乏力、食欲减退、胃肠功能紊乱,并发症多,易误诊。④肺部新旧病灶交错,以纤维空洞型病变多见。老年肺结核以纤维空洞型病变多见,X线表现为双上肺野或单侧上肺野广泛纤维化合并空洞。周围有散在新老不一的病灶,伴有肺气

4、肿、胸膜增厚粘连(胸膜积液)及肺大疱形成。由于纤维化改变使病变肺叶萎陷,肺纹理纠集,肺门气管、纵隔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多数病例有心脏不同程度的增大,原因是老年性改变或合并有肺心病、肺动脉高压。CT表现病变肺叶内不规则的斑片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其中有1个或多个空洞,无液平或很少见液平。病灶周围有条索状致密影,病变同侧或对侧肺内见新旧不一的结节状支气管播散灶,密度差异较大,常有钙化,伴有肺纹理扭曲增粗、支气管扩张、胸膜肥厚及纵隔心脏的移位。CT扫描的优越性:CT检查可发现胸部平片上不能显示的病灶,减

5、少及避免误诊、漏诊。CT表现又反映了病变过程的病理改变,包括渗出、增殖、干酪样空洞、纤维化及钙化,能提供更多的有关病灶边缘和内部结构方面的细节。提高病灶定性的可靠性,胸部平片能发现结核灶,大部分病例能做出可靠诊断。CT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结合胸部平片、CT图像和临床资料定性诊断率可达98%以上。诊断依据:①影像学表现;②临床资料及痰结核菌检阳性;③经抗结核治疗有所吸收好转。总之,老年肺结核病人的胸部影像学表现与一般肺结核病人不同,多见双肺尖胸膜增厚,伴有纤维硬结病灶,在增厚的胸膜中往往隐藏着空洞

6、。早期多表现为中下肺野浸润,逐步发展为硬结纤维病灶,有时为界限清楚、密度较高、疑似肺癌的孤立阴影,亦常引起误诊。特别是老年病人在合理抗结核药物治疗下,肺部病变发生恶化,或在无结核病灶的肺区发生肿块影,常考虑有合并肺癌的可能,应尽快进行全面检查,及时作出正确诊断。老年性肺结核以纤维空洞型病变多见,X线表现为双上肺或单侧上肺内广泛纤维化合并空洞。再者,老年病人肺部X线表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所以进行痰菌检查显得十分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