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

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

ID:46269484

大小:222.1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_第1页
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_第2页
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电力2010年第4—5期二次电缆桥架施工工艺优化黄,、波’,,、-(上海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200235)摘要:220kV变电站内二次施工工艺质量的优化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变电站整体施工质量。通过分析220kV变电站内二次施工中一些直接影响T艺质量的环节,提出了相应优化施工工艺质量的措施。优化后的二次电缆桥架的施工经验,可以对变电站内的二次施工给予帮助与参考。关键词:220kV变电站;二次施工;工艺质量;优化中图分类号:TM757文献标识码:B(3)相对槽式桥架用料节约,加工相对简单,1站内电缆桥架的选择价格便宜。1.1电缆层内支架的选择(4)安装方便,桥

2、架横担和通道连接简便。目前,变电站二次电缆桥架加工安装形式,主1.L2槽式桥架优缺点要采用梯式桥架和槽式桥架,均可以根据电缆规(1)安装后整体感强,电缆敷设都封闭于桥模和设计要求采用多层布置方式。架内部,没有外露现象。对电缆敷设工艺要求相1.1.1梯式桥架优缺点对梯式桥架较低。(1)整体通透感强,电缆敷设后能看出电缆(2)桥架采用半封闭式槽盒式,电缆敷设后的走向,且二次电缆布置整齐美观,提高了二次电不能与桥架NSL固定,只能在电缆问绑扎,整齐美缆工艺美观程度,但对电缆敷设工艺要求较高。观度较差。(2)桥架采用梯式横档,电缆敷设后绑扎固(3)相对梯式桥架用料多

3、,加工相对复杂,价定方便,但对电缆扎带用量较多。格较贵。无须对直流屏上每个回路都进行监视,这样可以减少直流钳表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直流钳表可选用一1A至+1A范围,但采样分辨率要高,至少达到0.1mA。钳表测试线干扰引起的误差要小。4结语因二次寄生回路而导致的电网安全事故较处理器多,长久以来消除二次寄生回路隐患一直是现场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晋响报警液晶显不事件记录利用直流互感器原理设计的思路还需要作大量研究工作,通过上述分析,认为该试验装置具有图4电源独立检查装最结构示意调试人员及时处理。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对现场调试可以起到排查隐患的作用。从长

4、期从事基建继电保护工作的经验来看,收稿日期:2010—8—18直流寄生回路通常发生在断路器操作回路,继电作者简介:蔡晓越(1977一),男,上海人,本科,工程师,从事保护装置输入输出回路与Ih动化即信号回路之继电保护调试管理工作。间。也就是说,只要用直流钳表监视断路器操作(责任编辑:杜建军)直流电源,保护装置电源及自动化遥信电源即可。一316~2010年第4—5期上海电力(4)安装时需要考虑桥架拖底横担与通道连PVC网线槽。在控制室有高架地板的情况,考虑接缝的配合以及通道间接缝的连接,避免电缆敷网线槽与电缆主通道走向不一样,还会与主电缆设后槽底中间部位出现下

5、拱的现象。桥架交叉,影响控制电缆的敷设。网线槽采用分(5)可以做到细小简约,也可作为小分支桥层布置结构将主桥架和网线槽板分开,上层为网架使用,满足零星区域的电缆敷设情况。线槽,下层为二次电缆桥架,如图1所示。1.2两种桥架的布置方式1.5电缆竖井内桥目前,站内主桥架通常采用梯式桥架布置方架的选择式,部分小的垂直引上部分和分支部分采用封闭目前,站内电缆式小桥架,这两种桥架布置方式也有缺点。综合竖井设计一般考虑考虑,采用两者互补的布置方式,可以提高二次电多个独立小竖井,长缆桥架布局和电缆敷设工艺。为1.5~2m,宽为1.3高架地板下支架的选择0.8m,合理分布在

6、控制楼内各个角。图1PVC网线槽与电缆高架地板下桥架一般采用梯式桥架,规格为桥架分层布置400×50(mm)。考虑高架地板下支架的宽度为桥架加工安装550mm。整个控制室内高架地板下二次电缆桥考虑采用工厂化电缆支架和竖井外包箱体相结合架布置随着保护屏一样成列布置在屏背后即横向的形式。电缆支架横档考虑正反两面绑扎电缆,排列,在中间和两侧的走道下也需要布置电缆支外包箱体正面考虑双开门,便于检查竖井和增加架并且考虑与竖井接口即纵向布置。根据整个继二次电缆。电器室的布局,增加几条横向排列布置在保护屏1.6电缆在桥架内的布置、排列和固定正面,为了满足继电器室短电缆的敷

7、设,减少与屏电缆在桥架内的布置、排列和固定,主要考虑后电缆的交错。梯式电缆桥架内的情况,如图2至图9所示。除了继电器室为高架地板布置,监控室、通信2屏内电缆的施工工艺室、蓄电池室也需要根据设备安装的实际位置,布置二次电缆桥架。2.1屏内电缆布置和排列方式1.4网线槽的选择目前,变电站内屏内电缆进口布置和排列方为了保护网络线、尾纤等弱电小线,防止外力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两侧独立排列方式,参对其造成影响,全站的网络线沿途敷设需要加装见图1O;另一种是中分绑扎排列方式,参见图11。独立的网线槽。网线槽可采用金属网线槽和2.2两种布置方式的工艺分析图2转角处电

8、缆散形绑扎图3电缆分层绑扎图4电缆水平相交引上图5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