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

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

ID:46282940

大小:7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_第1页
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_第2页
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651例活体损伤法医鉴定分析胡玉萍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区分局本研究对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区分局法医鉴定室2007至2010年所有活体损伤案例的鉴定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导如下。一、资料分析1、资料来源收集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区分局法医鉴定室2007至2010年所有活体损伤3651例,其中男性2365例,女性1286例,男女比例为1.8:lo年龄最大84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31岁。2、损伤程度表1损伤程度统计表损伤程度重伤轻伤轻微伤案例数27511052271比例7.5%30.1%62.2%从表1可以看出轻微伤案例最多,与其它文献

2、记载基本相符。主要是因为我室所接伤害案包括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而治安案件数量远远大于刑事案件。3、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表2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统计表重伤轻伤轻微伤合计头颈部102168609879躯干部1593596411159四肢1457810211613合计275110522713651注:复合型指全身多处受伤。从表2可以看出,各部位所受伤程度比较中,头部的重伤占头部损伤的11.8%,远高于全部损伤中的重伤比率(7.5%),而四肢损伤中,以轻微伤居多(占63%),这与头部位置,及被害人的反应有关,即在被害人有反抗

3、能力时往往造成四肢部位的轻微损伤,而失去抵抗能力后,直接作用于头部的损伤则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同时应注意,在很多头部外伤的案例中都伴随其它部位的轻微外伤。4、损伤的后遗症情况后遗症一般为原有损伤治疗后,仍有因伤遗留不可逆的畸形、功能障碍等现象。本项所指的后遗症,是由损伤直接引起的后遗症,一般经3〜6个月的治疗、观察,有时需要更久才能明确鉴定。在本次统计中,进行损伤鉴定时留有后遗症的有367例,占9.7%。最多的为肢体功能障碍,有134例之多,视力下降86例,疤痕影响容貌79例,肢体缺失16例,听力下降27例,器官损害2

4、4例,其它如脑萎缩、截瘫、外伤性白内障等共49例。只有一种后遗症的有243例,占6.1%;有2种以上后遗症的有124例,占3.6%。5、损伤的后的鉴定时间0~3月内评定的患者为1862例,占92.1%;3月以后评定的154例,占7.9%。评定时间最短的为1天,最长为2年。二、讨论当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损害或功能障碍,即是损伤,而据损害程度的轻重不同又分为重伤、轻伤及轻微伤。在本次统计资料中,颅脑损伤后导致的颅内出血、血肿在重伤中比例最大,占1.3%.这与头颈部外伤中重伤占损伤总数

5、的比例最大相呼应。在轻伤中,以肢体功能障碍的案例为最多,主要是肌肉肌腱损损害后遗有的部分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时间分为两类:即时鉴定和伤情稳定后鉴定。即时鉴定是指损伤当时已可以反映损伤后果,验伤后即可作出鉴定;伤情稳定后鉴定是由于损伤的后果当时难以预料,必须待伤情稳定或永久性结局明确后,方可进行鉴定。在法医学鉴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并发症、后遗症不断的显现,同时一些功能影响又逐渐好转,因此鉴定时间的掌握对鉴定结论的正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对鉴定时机的掌握是作为鉴定人的法医应提起注意的一个大问题。本组案例,评定时间多集

6、中在3个月以内。在法医实践中,重伤与轻伤鉴定标准未对鉴定时限作出明确规定,有些案例前后鉴定的时间竟相距2~3年,导致结论有分歧,影响司法公正。从医学角度讲轻伤尤其是重伤的鉴定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如四肢、脑、眼、耳等功能性器官的损伤,它们的后遗症复杂,有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有些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好转甚至消失,所以它的评定时间就显得很重要了。笔者认为这类损伤3~6月后复查应是一个比较有把握的时间段,对于更复杂的案例,可依具体情况延长鉴定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