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

ID:46296886

大小:2.5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2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_第1页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_第2页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_第3页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_第4页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5期中国地质Vo1.41.NO.52014年10月GE0L0GYINCHINAOct..2014胡明毅,蔡全升,杨巍,等.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J].中国地质,2014,41(5):1476—1486.HuMingyi,CaiQuansheng,YangWei,eta1.CharacteristicsandgeneticmodelofkarstreservoirsofOrdovicianYingshan—YijianfangFormationinHalahatanga

2、rea,no.hemTarimBasin[J].GeologyinChina,2014,41(5):1476—1486(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及成因模式胡明毅1,2付晓树1,2蔡全升1,2杨巍1,2朱文平。(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2.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3冲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提要: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岩溶

3、型储层油气勘探近年来获得了重大突破,其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为鹰山组一一间房组碳酸盐岩,进一步深化碳酸盐岩岩溶储层认识对于加快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岩溶储层特征以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和成因演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认为,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岩溶储层基质孔渗条件差,基质孔隙不能单独成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以及裂缝系统。储层经历的岩溶作用类型主要有(准)同生岩溶作用、风化岩溶作用以及埋藏热液岩溶作用等,各种

4、岩溶作用的多期叠加改造使得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岩溶储层极为发育。通过对储层成因过程的研究分析,认为构造隆升为岩溶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控制了储层发育格局;多期岩溶作用是形成岩溶储层的关键因素;断裂及裂缝的发育促进了岩溶储层的形成并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关键词: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间房组;岩溶储层;成因模式中图分类号:P581;P5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657(2014)05—1476—11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关系十分密切,其溶蚀孔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岩心、地球物理以及测试洞、裂缝通常

5、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且易形成大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岩溶储层型一超大型碳酸盐岩岩溶型油气田。目前,该类型特征、主控因素和成因演化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油气田在中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木等盆地中皆以期为该区乃至整个塔北地区碳酸盐岩岩溶储层有发现,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已经成为中国油气勘探的油气勘探和有利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重要领域之一~。塔里木盆地近年来获得重大突破依据。的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一一间房组即为碳酸1地质背景盐岩岩溶型储层,由于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以及岩溶作用,使得该区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储

6、层发育规律难哈拉哈塘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中部,以掌握,油气勘探难度较大。为此,笔者在前人其东为轮南低凸起,西连英买力低凸起,南接满西收稿日期:2013—09—25;改回日期:2014—04—24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23—001)资助。作者简介:胡明毅,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E—mai1:humingyi65@163.com。http://geochina.cgs.go.on中国地质,2014,41(5)1484中国地质2014正风化岩溶、埋藏岩

7、溶3大类,其中风化岩溶中的层间2006,27(6):722—730(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岩溶作用、潜山岩溶作用、顺层岩溶作用对储层的[7]李振宏,胡健民.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古岩溶储层分布[J】_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5):640—647.形成最为重要,埋藏热液岩溶作用较为少见。LiZhenhong,HuJianmin.Structuralevolutionanddistributionof(4)通过对岩溶储层成因过程的综合分析,认为paleokarstreser

8、voirsintheOrdosBasin[J].Oil&GasGeology,该区构造隆升作用控制了研究区岩溶储层的发育2010,31(5):640—647(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格局,多期岩溶作用叠加是该区储层形成的关键,[8]朱光有,张水昌.中国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石油学而断裂及裂缝系统则使得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