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

ID:46306341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_第1页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_第2页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_第3页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_第4页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舆论学一一舆论导向研究》读书笔记陈力丹老师所著的《舆论学一一舆论导向研究》是我国第一本对舆论导向问题进行系统论述的学术专著,本书第二页中的内容提要写到: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难以把握的外部精神力量对自己言行的制约,《舆论学:舆论学导向研究》揭示的便是这种力量一一舆论的内在耍素,形成,形态,以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互动。由于我的论文主要研究舆论引导力,所以读书笔记以书中的舆论引导内容为主。大众媒介对各种舆论形态的引导P98作者在第四章中指出舆论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即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喻国明)。潜舆论虽然具

2、有非理性和情绪化特点,但有时比显舆论更能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显舆论所表达的公众意见倾向更复杂,常常不能代表舆论;行为舆论是一种综合性舆论,作者引用了社会学家斯梅塞的“集合行为理论”说明了行为舆论的意见表达强度要大于一般的显舆论。同时作者从信息形态对舆论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以及舆论的畸变形态一一流言。舆论处于讯息形态时,舆论强度较弱,发展方向也不十分明确,如果大众媒介这是给了适当的引导,有对能较为有效地使舆论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起来;观念形态的舆论表达或

3、是简单或是情绪化的,较为抽象;艺术信息形态的舆论,心理性成分浓重,较为复杂。对于不同形态的舆论,作者给出了大众媒介引导办法,面对情绪型舆论,媒介要保持冷静理智,抓住时机,越早引导越好;引导讯息形态舆论,要以准确的讯息应对模糊的信息;引导观念形态舆论,要提供接近性的参照系;面对艺术形态舆论,要防止舆论共振;引导行为舆论,要扶植正面行为以抑制负面行为。大众媒介针对舆论特征的引导P119作者在第五章“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和媒介引导”•!',从公众心态和社群分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情况,分析了我

4、国国情下的舆论特征,并指出这些舆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失误有关联,吸収近几年的经验教训,针刈我国当代舆论特征,给出一些宏观引导思路。一、扩大正面舆论,展示积极、实在的生活目标1、提供正面价值观拒绝媒体生造,假人空,要具体、实在并II能够估计原有的信念和现实的坏境,同时亦耍分出层次,对不同对公众对象提出不同的耍求。2、从社会角色定位入手使价值収向有序、合理。3、通过联系的评价性社会“热点”,唤起公众的参与热情,从而逐步确立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的生活态度和理性观念。二、适度社会动员,强

5、调风险、责任作者指出,舆论受到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所谓相对剥夺感,当社会已经现代化的时候,它能够带来社会的稳定,但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却充满着社会的不安定,原因在于走向现代化的社会动员总要展示未来的美好,造就“需求的形成”,而实际的经济发展无论如何不可能像展示的那样迅速到来和十全十美,与“需求的不满足”会造成落差产生社会挫折感,亨廷顿为此提出一个公式:社会动员/经济发展二社会挫折感。社会动员则是一种重要的舆论引导形式,把握好对要达成的目标不虚夸,对减弱舆论的情绪化,形成适度的而非激进的激励力量,対此

6、可用社会心理学上一个期待理论公式対实现目标的概率进行评估:M(激励力量)=V(效价)乘以E(期望值)(刘崇顺),其中V和E越具体实在,舆论越平和。三、提供更多的社会沟通机会,适当聚合舆论我国较快的城市化进程与市场经济利益机制形成是同步的,因而造成一种特殊的都市舆论的分散,即群体小型化、舆论利益化,人们之间增加了疏离感。接受理论P128作者在第六章屮总结了接受理论的儿个代表理论(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文本的召唤结构、美学距离),正因为接受理论的存在,人类对别人口述和笔述的理解能力,即信息接受能力要远远大于发出

7、信息的能力,即使对于专门从事信息发出工作的人來说,听和阅读也是大大多于说和写(纳乌曼)。单纯的媒介接触频率并不能促进人的观念现代化,英中起作用的是所选择的媒介内容和具体内容的偏好。(孙五三)作者把舆论引导与该意义结合,在此基础上研究公众接受不同形态信息的特征,把重心移到公众如何接受方面。一、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文学接受理论的理论前提之一:一般人认为,文艺作品(包括影视作品)就是审美对象,审美对象亦是文艺作品。接受理论首先区分了二者,指出:作品只是作家创作的文艺制品,即第一文本;而被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

8、、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和形彖,才是真正的审美对彖,即第二文本。P150这种观点与一般的信息社会效果论的不同点,在于效果论中的传播者和作品是独立的、主动的,而接受者是被动的;而接受理论认为,不应局限于读者群如何受作品影响,许多审美效果是读者自己创造的,这种效果一定程度上要由读者自己负责。P150-151格林(Grimm,G)的公式:S二A+RS指文本的意义结构,A指作者赋了的意义,R指接受者所领会、赋予的意义。其中*是恒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