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

ID:46368152

大小:66.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_第1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_第2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_第3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_第4页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品读《论语》 感悟师德  方礼春  床头《论语》悟心房幽渺师德宇内彰  身教德巍东岳耸言传雨润朵花香  援生爱子暖三春不倦诲人铸栋梁  贤圣功勋垂史册丰碑铸就灿华邦  在儒家文化里蕴涵着我国大量的传统美德《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常言道半部《论语》打天下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台湾学者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写道:“《论语》是昂贵的古董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越看越美从任何角度上看都觉得有新的发现”那么从师德的角度上来品读《论语》会有些发现呢  一、身为人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

2、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发命令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  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原则的实践者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他认为可以同学生谈进行“有言之教”而不去同他谈这就会失掉人才;不可以同他谈只能进行“无言之教”却去同他谈这叫做白费口舌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损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

3、结合起来“有言之教”在于说理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无言之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也就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在《论语阳货》中有一段人物对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对学生子贡说:“我不打算说话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话那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传述的呢?”

4、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自然繁衍了人类人类效法着自然所谓“无言之教”就是通过暗示、榜样去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平时常常有这种情况: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但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二、身为人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述而》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

5、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孔子自幼家贫但是这丝毫没有磨灭他好学的锐气相反他身贫志坚;孔子的人生道路上虽然荆棘丛生但是他在困难中愈挫愈勇《论语述而》里记载着许多孔子勤于学习淡薄名利的内容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曾对自己作中肯的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见孔子终生好

6、学乐学不知倦怠  《论语》开篇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观点传统的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不时温习它但我觉得将它翻译为学习知识并且将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应该是正确的作为教师也就是要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于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现在许多学校年轻教师比例比较高他们刚刚走出高校大门踏上三尺讲台长处是知识新思想活理论水平高而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转变纯理论型的思维模式养成传统儒家的教学思维方式——理论知识加实践教学至于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三、身为教师应爱

7、生如子知人善教  在孔子的学说中最高的道德范畴是“仁”在《论语》中有一百多处是讲到“仁”的依照孔子的意思“仁”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一切优秀作风和优良表现的不可竭尽的源泉;因此做到了“仁”便是一个崇高的人  既然“仁”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教师的“仁”呢?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他不仅要求自己品学兼优也要求用自己的能力、学识及明白的道理去培养有学问的、懂道理的、有自立能力的人才可见孔子所说的“立人”、“达人”实质是他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他的仁德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也即是他的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  教学相长师

8、生关系平等又是孔子在师德方面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孔子经常同学生谈心要求他们各抒己见每当学生学有所得时他总是大加鼓励如“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他还要求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他极力倡导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这在当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