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ID:46400419

大小:7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_第1页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_第2页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_第3页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_第4页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及谐英语课堂构建策略探析和谐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教育界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它的提出不单纯是理念层面的思考,更具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理应以'和谐'为指导原则和方法,使教育影响力与教育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效益和效率,引领我国教育走在时代的前列”。[1]要构建宏观的和谐教育需要从构建微观的和谐课堂着手,本文拟结合英语学科教学,对和谐英语课堂构建作一番探究。一英语课堂不和谐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理解运用失当由于对教学法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很多教学方法在课堂运用中往往变了形。比如任务型教学法

2、,许多教师施行任务型教学时,只注重唱歌、跳舞之类的活动形式而忽略了该教学也强调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又如交际法运用过程中,不少教师视交际教学为口头训练,忽视学生书面训练,忽视词汇和语法教学。2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开发不少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一般是以听说读写的技能和语法为主,常常忽略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背后蕴涵的文化因子,以致常常出现一些“正确的语法、错误的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课堂中也常常都有这样的对话操练环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Whereareyoufrom?Whereareyougoing?“

3、这类对话大致都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形式固然正确,但却忽略了将会是否得体这一重要方面”。[2]对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间差别缺乏必要引导。3教学过程缺失合作探究机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有三个特点,即被动性、接受性和封闭性。英语课堂也不例外,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去容纳老师列出的语法知识、词汇短语等,英语学习过程中成了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成分很少。不少教师认为探究教学不适用于英语课堂而只适用于理科学习,也有教师担心学生探究中走弯路“浪费时间”,以讲授探究替代学生体验探究。4教学环境的认识

4、和营造不到位除了常规的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英语课堂还包括语言环境,其中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最令人关注。课堂存在着一种文化冲突,隐性文化冲突表现为一种想阻止对方但又未采取行动的心理态势,显性文化冲突则表现为心理的不相容和外化的情绪和言语行为,表现为对教师所代表的规范性文化和教师权威的怀疑。[3]心理环境的和谐与否关系着学生的情绪反应,也影响着教学效果。二和谐英语课堂愿景展望传统课堂教学把课堂复杂多变的过程简化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课堂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隔离抽象出来,和谐课堂的提出正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认识的一种新发展,追求一种“课堂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相

5、辅相成、互促互向、共生共长的课堂生成状态”。[4]和谐英语课堂构建就是一种以和谐为课堂核心特征,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特色的一种动态生成的英语课堂状态,它具有以下特征:1差异性和谐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个人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语言智力、树立智力、空间关系智力等9种,和谐个性作为差异性的体现是“个人自觉和谐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个性。”[5]新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差异是主体的差异

6、,主体是差异的主体,在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2文化性文化性是和谐英语课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Kramsch曾经指出将语言文化教学视为语言和文化两个独立部分,而教学是一种极具危害的认识。要克服一分为二的思维,她认为必须要采取"多元合一”的思维,就如'‘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她认为单纯的把语言看作是信息的载体的假设往往会导致一种片面的结论,那就是文化被视为语言传递的信息而不是当作语言本身的特征。[6]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

7、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3多元性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应该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课堂教学更是师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和评价设置也相应地由一元走向多元。和谐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生成的过程,是学生个体精神与他人以及教师等的潜在性的激荡、融合的过程。教师必须放弃对教学目标惟一性和确定性的追求,树立起对话精神,积极地运用教育智慧,去关注和引领学生的独特价值观念,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4交际性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

8、跨文化能力两部分组成,尤其强调语言的交际能力。社会语言学家也认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其本质的功能。和谐英语课堂交际性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